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2年第46届ICPC亚洲区(东区)决赛北大参赛学生全员金牌

2022-07-26 13:43|编辑: 李老师|阅读: 5031

摘要

第46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东区)决赛已结束,北京大学5支队伍出征,经过激烈的角逐,北大5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得金牌。

2022年7月18日-20日,第46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东区)决赛(EC-Final)在西安举行,来自各大高校的363支高水平队伍同台竞技,北京大学5支队伍出征,经过激烈的角逐,北大5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得金牌。

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王展鹏、蒋凌宇和数学科学学院罗煜翔三位本科生组成的队伍夺得冠军

由信科孔朝哲、周雨扬、潘骏跃三位本科生组成的队伍获得第二名

由信科吕秋实、屠学畅、张博三位本科生组成的队伍获得第四名

其余两支团队分列第14及第37名。

决赛最终榜单前10名

本次北大参赛队伍由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罗国杰教授担任主教练、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勤健老师担任教练。

关于ICPC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是面向大学生的全球性编程竞赛,由美国计算机学会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于1970年发起组织。

ICPC必须以团队的形式代表各学校参赛,每支参赛队伍由三名队员组成,比赛期间,各参赛队员共用一台电脑,需要在5个小时内使用C/C++、Java和Python中的任意一种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解决10道左右的问题。与其它计算机程序竞赛(例如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IOI)相比,其时间短,题量大,正确答题数量最多且总用时最少的队伍获得优胜。

另外,一支队伍3名队员只有1台电脑,使得时间显得更为紧张。因此除了扎实的专业水平,良好的团队协作和心理素质同样是获胜的关键。

北京大学与大赛的缘分始于2000年。从2002年开始,北京大学每年都有代表队参与比赛。2005年,北大代表队首次进入全球总决赛,此后一直未曾缺席,并于2014年和2018年在全球总决赛中获得金牌(第三名)的历史最好成绩。

2018年4月15-20日,北京大学还曾成功举办了第42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

跨院系组合!

优势互补,强强联手

在此次竞赛中,来自信科图灵班的王展鹏、蒋凌宇和数院的罗煜翔同学,强强联手,三位“00后”本科生组成的队伍初次试水比赛便斩获冠军。

从左到右依次:蒋凌宇、王展鹏、罗煜翔

来自21级图灵班的王展鹏是一名竞赛“老手”,在高中时就参加过多次信息学科的竞赛,最终通过集训队保送来到北大。这支“年龄”尚未满一岁的队伍,早在三位同学入学之初就被组建了起来。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北京大学,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2icpcicpc决赛

2022年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通知、竞赛试题及获奖名单汇总2022-12-29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