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对每个考生来说都十分关键,然而每年都有考生因志愿没填好而被退档。为了让考生能考上理想的大学,避免退档现象发生,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
高分考生被退档有三种情况
考生分数低于专业录取分数线
考生虽然达到了所报志愿学校的提档线,但分数没有优势,所报的专业录取分数过高,考生达不到该专业录取的分数线。
这种情况下,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院校会根据分数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将作退档处理。
考生相关科目分数较低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考生在报志愿时,没注意到自己的优势,没做到扬长避短,只关注了自己的分数是否能上某个大学,没注意高校招生章程中对相关科目成绩的要求。就算考生的总成绩达到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如果单科成绩不符合要求,同样会被退档。
例如有些院校的外语、外贸专业对外语语种、外语单科成绩有要求;有些院校的财经类专业对数学单科成绩有要求,美术专业对美术统考成绩有要求等。
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
1.年龄:有些院校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会在相关专业的录取时对考生报考的年龄有要求。
例如:2021年《专业目录》说明中明确规定:报考军队、武警部队院校,须是年龄不低于17周岁、不超过20周岁(截止时间8月31日)的普通高中应届、往届毕业生;报考公安类院校,年龄不超过22周岁(外语专业不超过20周岁)。
2.应届生或往届生:一些特殊院校和专业一般只招应届考生。
例如:北京电子科技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中明确提出:考生应符合高考报名条件,一般为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身体健康,未婚,年龄不超过20周岁(2001年9月1日以后出生)。
3.面试:一些特殊的院校或专业,由于今后从事工作的性质等原因,往往需要对考生有面试要求,没有参加或面试不合格的考生会做退档处理。
例如:在2021年《专业目录》说明中明确规定:凡报考注有“■”的专业,均须面试或加试,有关面试或加试安排详见招生院校相关公告。
4.身体条件:往年高考体检结束后,考生体检结果完全合格、专业不受限的是少数,绝大多数考生有限报专业。考生填报志愿时,要仔细参照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招生院校的具体要求。有关院校简介、招生要求、联系方式等,请考生登录院校网站或直接向院校咨询。
5.政治条件:一些特殊院校在报考前需要进行政治审核,不仅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还对考生的政治素质有要求。
例如:部队、公安等院校。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退档风险呢?依据以往出现的情况,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全面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和报考条件,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尤其是院校和专业的特殊要求,做好信息收集工作,以免造成无谓的失误。
要了解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一定要注意招生章程中对考生身体条件的具体要求,一定要避开自己所限报的专业,不存有侥幸心理,否则录取时会因身体条件而被退档。
要了解志愿院校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准确定位自己的实际情况及在全市中所处的位置。考生在填报志愿中要做到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选报志愿要留有余地。
考生分数上没有竞争实力时,同一批次中尽量多填报一些志愿,每个志愿的专业没有特别不喜欢的尽量填满并要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选报院校前,一定要问清该院校是否会增加计划,是否保证考生“进档不退”,增加录取机会。
考生如果因为志愿填报不合理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退档也不要着急,高考退档后还可以填报征集志愿。建议考生和家长如果被退档,要时刻关注各个学校的提档线及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征集志愿计划进行补救,填报时一定要阅读院校招生章程,看好分数、身体等条件要求,保证当年能考入理想大学。
避免退档注意两点
考生能否被高校顺利录取,除了高考成绩和志愿以外,体检结论是判定专业限报的重要依据!在每年的高考录取中,都会遇到一些因考生身体条件与所报院校或专业要求不符而发生的退档情况。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考生和家长需要关注以下两点:
了解体检标准
高招体检标准主要由三类文件组成:第一类是国家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第二类是适用于公安类、军队院校等对身体条件有严格要求的独立标准,如《公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暂行办法》(公政治〔2000〕137号)、《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和《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办法》(军后卫〔2016〕305号);第三类是各院校在招生简章中对身体条件的补充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高校对身体原因退档的操作原则和具体执行标准。考生如果在填报志愿时没有重视自己的体检结果,没有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避开限报专业,在录取时就很有可能被退档。尤其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涉及了院校退档和专业限制的具体要求,建议考生和家长务必要仔细阅读,对照考生的体检结果,慎重填报志愿。对于第三部分“不宜就读的专业”,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标准的考生。但是,考生若患有条款提及的疾病,建议慎报相关专业,以免毕业后在相关专业领域内就业受影响。还要关注各大院校《招生简章》中对身体条件的补充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三部分“不宜就读的专业”很可能在院校招生简章中会有限制。
避开限报专业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避开因身体原因所限报的专业。那么,有哪些情形是因为身体原因被退档的呢?考生和家长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是如果患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一部分所列出的疾病,学校可不予录取,如严重的心脏病、严重的血液病、结核病等。
二是如果患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二部分所列出的疾病或生理缺陷,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因为这部分主要是对色觉和视力的要求,如果考生不符合相关体检标准而填报了这些专业,就会被学校退档。
三是自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发布执行以来,各高等院校在录取工作中的自主权逐步扩大,可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本院校或某些专业的特点,提出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补充规定,并在招生简章中向社会公布。如果选报这类院校或专业的考生身体条件不符合补充规定,如对身高、视力、听力、嗅觉的限制等就会被退档。所以,考生在填报专业时,除了要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的各项要求外,还要注意因校而异的补充规定,以免因受限而被退档。
结合往年的情况,因身体原因被退档的考生主要集中在视力、色觉和身高等问题上,而报考的专业多出现在医学类、体育类、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等对色觉、裸眼视力有较高要求的专业。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是考生抱有侥幸心理,觉得是不是能够蒙混过关。例如有色弱考生,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二大部分规定,他不能报考医学类各专业,但却心存侥幸,明知自己的身体条件属于专业限报,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填报了志愿,最终导致因身体原因被退档。还有的考生是没有认真阅读所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特别是一些医学类院校会对矫正视力和矫正度数有具体要求,一些体育类院校的专业会对身高有要求。考生因矫正度数或身高不符合学校招生简章补充要求而被退档。这些例子都提醒考生,必须要根据体检结果和报考专业建议,客观、正确地填报志愿,避开体检结果中的限报专业,同时要认真查阅拟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中关于身体条件的补充规定。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北京教育考试院,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