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2北京高考议论文:引用论据的“二要”“二不要”

2020-12-02 15:10|编辑: 王老师|阅读: 148

摘要

考生写作议论文,一个突出的困难是,不太会引用论据,既不会讲例子,也不会讲道理。本文整理了议论文写作方法,大家可以参考。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高考作文,北京高考在线整理了议论文高考作文相关写作方法,一起学习吧。

考生写作议论文,一个突出的困难是,不太会引用论据,既不会讲例子,也不会讲道理。通常有两类“坑”,一类是陷入“讲故事”的“坑”,论据没有起到支撑论点的作用,反而喧宾夺主,自说自话地介绍某个事件,生搬硬套加上观点,变成“两张皮”;还有一类是车轱辘话说理,没有论据支撑。高考议论文写作,对论据的要求一般是丰富、新颖、合理……下面从论据引用的“二要”“二不要”等角度,探讨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一、议论文引用论据的“二要

要明确引用论据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功能。考生应该把一篇议论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论点、论据、论证是不可分割的,而非碎片组合。议论文重在说理,表达自己对某类观点或问题的思考。但单纯的说理会缺少说服力,需要有事实的论据支撑。因此,论据的引用主要是为了支撑观点,无需面面俱到,选择其中能够有力证明观点的材料即可。当考生论述“有信仰的人是伟大的”这个观点时,就可以使用屈原作为例子。因为屈原有信仰,很伟大。他有才华,还有高尚的人格。如此一来,观点就令人信服了。而有关屈原的其他材料就不需要了。

要根据论点“量体裁衣”,实现有机融合。融合非贴合,论点和论据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简单的拼凑。考生平时积累材料,很多时候是泛化的,如某个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社会热点新闻等。如何将其转化为合适的、有支撑力的论据,就需要有明确的论题意识。抗疫期间,有很多感人的事例。考生如果写钟南山的事迹可以写一本书,但如果需要引用钟南山的事例作为论据,就需要根据论点的特殊性来“量体裁衣”,紧扣论点中的关键词,与之无关的内容则无需介绍。

例如,论点是“苦难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从古至今可引用的材料很多,考生先想到的可能有屈原、孔子等历史人物,孙少平、孙少安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是现实中的热点人物,如张桂梅等。如何选择?如何呈现?这就需要明确观点中的关键词:苦难和人生财富。引用材料作为论据时就要紧紧扣住这两个词来谈。下面的论据引用方式供大家参考:

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司马迁曾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一位是思想家,一位是史学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有了这样一个见识,那就是:苦难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在根据论点量体裁衣的同时,还要注意论证思维过程的展开,具体说就是论点与论据的有机融合。通常情况,一段完整的论证过程应该包括论点句、阐释句、材料句(论据)、分析句、总结句。首先要有论点句,然后围绕论点进行阐释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入论据支撑,结尾总结收束。如何实现论点与论据材料的有机融合呢?在此提供两种逻辑分析路径,供考生参考:因果分析和假设分析。因果分析通常是以问引论的形式,即论点是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具体路径是(针对结果)为什么——是因为(论点)。因果分析的关键在于找准因果关系,将原因与观点对应起来。假设分析是先反面假设(假设相反情形及结果),然后结果展示,最后正面强调,其关键是围绕论点假设,在虚实对比中强调论点。

二、引用论据的“二不要”及三个建议

在论据引用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一不要面面俱到讲故事,二不要泾渭分明“两张皮”。

避免面面俱到讲故事的前提是明确上文提到的“二要”。明确了论据的功能是支撑论点,在引用论据材料时便要大胆取舍,博观约取,尽量言简意赅,句句指向论点。论据的说服力不在内容长短,也不在内容的完整度,而在其典型意义。面面俱到的后果就是缺乏典型性,也就影响了论据的说服力,没有实现论据应有的功能。有的考生引用孙少平的事例论证“苦难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时,先把《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介绍一下,这就没有必要,只需要引用孙少平经历了什么苦难,为他的人生发展积累了哪些财富就可以了。考生如果经常陷入讲故事的僵局,不妨试试罗列式引用论据,强制自己压缩论据引用的内容。

泾渭分明两张皮的“贴标签”式说理,是不少考生写作议论文时常见的问题。即写出一句话观点,紧接着就是贴论据。这里用的是“贴”字,因为观点和论据之间太过突兀,看不出必然联系,其背后暴露了考生缺乏逻辑思考和分析的习惯。下面给出三个具体的备考建议,以避免“二不要”:

首先,不断追问自己,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两张皮”的背后是缺乏分析阐释的能力,平时思考得少,记忆得多,材料或许够,但不会用。平时积累材料时,考生不妨先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类,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追问自己对某一人物或事件的认识。例如在“论勇敢”时,讲了抗疫期间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冲上一线的事迹后,直接就写结论句“这就是勇敢”不恰当。要进一步思考和分析:到底什么是勇敢?这些事迹哪里表现出了勇敢?勇敢背后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进一步分析的角度很多,需要考生平时有深入思考的习惯,这样考试时才会游刃有余。

其次,引用论据前需要先把抽象的观点具体化。比如论证“担当需要行动”时,有考生用鲁迅的例子,却只介绍鲁迅写了哪些作品,这样的论据引用就缺乏说服力。这时就要问一问自己:担当需要行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需要有抽象到具体的概念阐释,这样在引用论据时才能更明确要强调的点在哪里。可以这样阐释:在战争中,鲁迅选择成为一位大勇的战士:他担起革命家的责任,为国家的前进尽了一份自己的力。我认为这是真正的担当。在关键的时候,他不推辞、不推诿、不畏惧、不怀疑,有一份心,尽一份心,有一份力,尽一份力。引领或是参与,都是对进步的贡献,这就是真正的担当。

最后,要有分析阐释的意识。分析阐释是议论文重要的论证过程,整个论证过程尽量环环相扣,层层剖析。观点抛出来,需要向读者阐释其中相对抽象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引用论据来支撑观点,使得观点具体化,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这里不妨试试逻辑推理中的归纳法。有些考生面对一个话题,先想到了一些案例,但没有合适的观点,不妨采用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式,通过自己熟悉的个别案例归纳出上位的观点并呈现出来,然后对观点进行分析阐释,在具体论述时有针对性地引用论据材料。

综上所述,论据引用是议论文评价参考的重要一环,要做到博观而约取,量体而裁衣。丰富、新颖、合理的论据引用不仅能够使观点明确突出,也能够使议论文读起来更加生动。优秀的说理文字究其根本,是能够站在读者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让所引用的论据能够真正说服读者,使其接受文章的观点。这是论据引用最重要的写作目的。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北京考试高考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2北京高考高考作文解读

2022年北京高考专科志愿填报于7月21日8时至22日17时进行2022-07-21

2022北京高考各区清北线人数分布2022-07-25

2022年北京高考专科提前批普通类征集计划2022-07-26

2022年北京高考专科提前批录取志愿征集通知2022-07-26

2022年北京高考各区清北率2022-07-29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