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是北京工商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学校在1979年开始财务管理专业建设。
专业简介
经教育部批准于1994年开始单独招收理财专业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财务管理专业,2002年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批首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和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0余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成果,为国内外各类企业集团、行政事业单位等培养了大批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熟悉国家财经方针和法规,系统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具有综合管理、决策和创新素质与持续学习和发展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第二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首批)。本专业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依托国有资产管理协同中心,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养综合财务管理人才。学生通过学习,可以系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并具备综合管理、决策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能在与财务管理相关的业务部门多方位开展工作。近年来,本专业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转型与变革趋势,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综合改革,全面融合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2012、2016年,本专业获北京工商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3年、2018年,本专业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22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占比85%),分别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17名教师具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外留学、访学或进修经历,权威级期刊论文人均发表5篇/年以上,产出人均科研经费近20万元,科研经费近500余万元。
主干课程
公司财务、管理会计学、财务报表分析、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智能会计、国际财务管理等。具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教材1部、北京市精品课程5门、“十一五”规划教材7部、课程研究成果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实践教学
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集中在具有“国家级和北京市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质的校文科实践中心进行。实践课程及教学环节包括:各类课程的实验上机、案例分析、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本专业还与近20家国内大型国企、金融机构和国内外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签订了共建实践基地协议或形成了合作框架意向,这些单位是学院本科生的实习基地,其高管也是本专业实践型兼职导师。
本专业学生近年来多次在学生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包括: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第四届(海尔杯)管理会计校园案例大赛华北区决赛一等奖;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第三届(海尔杯)管理会计校园案例大赛华北区决赛一等奖;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第二届管理会计校园案例大赛华北区决赛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M奖)全国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用友高校创业者经营模拟沙盘对抗赛全国季军、二等奖和北京市一等奖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就业前景良好,近三届毕业生通过读研或出国留学进行深造的比率在30%以上,就业率100%,毕业生的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经济日报》调查结果显示,本专业毕业生五年后平均薪资在北京市所有开设财务管理专业高校中排第3/45位。校友会2019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本专业在全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中排名第9位,评级为五星级,在北京市属高校中位列第一名。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分布于北京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学生毕业后,大都被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大型企业集团、金融机构或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录用、主要从事财务、审计或财务咨询工作。近年来部分就业单位包括:农业农村部、证监会北京证监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清华大学会计核算中心、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石油集团远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等。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aokao)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北京工商大学官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