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高考改革正平稳有序推进

2019-03-14 09:10|编辑: 张老师|阅读: 349

摘要

日前,教育部发布消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改革方案将由各省向社会发布,一起来看看吧

日前,教育部发布消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改革方案将由各省向社会发布,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来源于: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表示,2017年,上海、浙江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平稳落地,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二批改革试点顺利启动。现确定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2018年,上述8省市已就启动改革工作对本地教育系统进行了安排和部署。目前,8省市结合本地高中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组织等实际,因地制宜制订了改革方案,将由各省向社会发布

预计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按照“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效果”的原则,组织专家对后续省份进行实地评估,成熟一个进入一个,确保改革蹄疾步稳、有序推进

不分文理、选课走班、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以来,我国开启了自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以来力度最大的一轮高考改革,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新的蓝图随之浮出水面

在各省市名单确定后,具体改革方案成为大家关心的要点,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启动新高考改革;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加入第二批试点行列;2018年,新增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个省市

2014年首批改革省份:浙江、上海

—浙江高考改革要点—

1、考试科目为语数外+3门选考科目,不分文理科

2、除语文数学,其他科目都有2次考试机会,成绩2年之内有效

3、高校提前两年公布选科范围,至多可选3门,考生1门符合就可报考

4、高考录取不分批次,“专业+学校”平行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

—上海高考改革要点—

1、自2017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不分文理科

2、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满分为660分

2、外语考试一年考两次,可选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3、仅报考专科高职志愿的学生,只计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专科高职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2017年第二批改革省份:北京、山东、海南、天津

—北京高考改革要点—

1、自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不分文理科

2、自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3、高考成绩由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4、英语一年考两次

—山东高考改革要点—

1、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不分文理科

2、2020年开始,夏季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高考总成绩由3门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总分为750分

3、实行“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模式

4、2020年起,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总分750分,其中文化素质部分320分,专业技能部分430分

—海南高考改革要点—

1、从2020年起(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高考录取总成绩=“语数外”全国卷高考成绩+3门“学考”成绩

2、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即原来的一、二、三本将被合并为本科批次

3、本科批次初步拟定考生可以填报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内,考生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4、高考时间调整为4天,统考科目(语、数、外)6月7-8日举行;选考科目6月9-10日进行

—天津高考改革要点—

1、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2、从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3、高考成绩由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4、英语一年考两次

湖南等第三批省市或将会采用“3+1+2”方案

2018年12月7日至8日,最新高中课程标准的审定者、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教授,在上海中学举办的“2018年高中教育发展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高中课程建设的现代性实践”的报告。申继亮教授在报告中透露,8个省大部分省改革差不多一样,变成3+1+2。物理和历史选一个,然后4选2

广东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展示活动暨操作使用培训会议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在致辞中介绍,广东省新高考模式确定为“3+1+2”

—“3+1+2”新高考模式如何理解—

1、选科:3(语数外)+1(物理、历史任选1)+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2)

2、合格性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等级性考试

3、外语听力两次考安排在高三上学期(同日进行),2024年起计入总分

4、按照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分别下招生计划,划控制线录取

5、合格性考试一年两次,上下学期未进行;初试高一下(6月)进行不得超过4科;高二上、高二下、高三上均安排合格性考试

6、等级性考试安排在统一高考后进行

7、首选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再选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对学生选课有何影响

与之前“3+3”模式相比,这种方式下选课组合数量更少,表面看减少了学生的自主选课权利,但是却保证了选课的合理性。物理和历史作为基础学科,尤其是物理,直接关系着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众所周知,国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战略,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物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避免再出现与浙江省2017年选考物理人数下滑的情况,这一政策的出台能够让更多孩子敢选物理、能选物理、愿选物理

对高考成绩计分有何影响

作为“+1”的选课,物理或历史的满分是120分,比其他四门课都要多20分,且这门课最终将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与语文、数学、英语的计分方式是一样的,不需要根据等级来赋分。很多家长不明白等级赋分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其实简单来说,等级赋分就是根据你的排名来进行二次赋分,由于等级赋分3分为一档,所以会出现原始卷面成绩高而最终赋分成绩低的情况,这是由于你的排名所导致的。这也解释了为何在不强制要求选择物理这门课时,很多人都避而不选

对高考成绩的划分有何影响

新高考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取消文综和理综,取消分数,改为等级制。那么,录取时怎么划分数线?比如某大学的机械制造专业招生,某学生语数外三门分数高出该校调档线50分,应该录取没问题了,如果他的物理成绩是C,或者D,怎么办?大学到底是录还是不录呢?同样,假如某考生语数外三门分数低于调档线5分,但考生的物理成绩是A档,大学是录还是不录。改为“+1”之后,原来的三门成绩就变成了四门,增加的那一门课程具有决定性作用,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可以根据其物理成绩进行取舍,调档线将加入物理成绩,可以更好地删选出优秀学生,学生也不必因为自己的成绩而面临上述尴尬的境地。

对高校录取学生有何影响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学生有选择权,高校也有限制权,一个同学选考了史地政,是不可能被录取到物理专业的。于是高校需要根据大学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对相关专业的选考科目提出要求与限制。这就是双方的选择权,正因为此,导致了录取规则的大调整

温馨提醒: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高考如何改革,考生们提前做好规划最稳妥的选择。因为无论高考改革怎么变化,专业与学科对应这个大原则是不会变化的,那么考生们在选择确定专业方向之后,再倒推学科组合才是正途。希望所有考生都能圆梦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aokao)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8省市启动高考改革高考改革动向

第三批省市已启动高考改革2019-02-26

四年来高考改革取得哪些成果2019-02-26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