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华大学校园里格外热闹,来自世界各地的3800多名新生前来报到,开启崭新的大学篇章。今年,大批“千禧一代”步入大学殿堂,清华也迎来首批以“00后”为主力的新生,共2784名,占到了新生总数的四分之三。这其中共有2对双胞胎,年龄最小新生还未满16岁。
贫困生可申请一揽子资助
早上七点多,综合体育馆门口已经人头攒动,大一新生们拖着行李来到清华园报到。与往年一样,学校鼓励新生独立完成报到手续,家长则在外等候。来自安徽省砀山中学的 阚开放同学和同学们一起首先受到清华校领导的欢迎,并获得了包括教材卡、自行车卡、被褥卡、学习生活购物券等在内的大礼包——“爱心纪念封”。阚开放的父亲在家务农,母亲有精神疾病、常年卧床,今年通过自强计划获得了40分的加分,成功考入清华。与其他新生相比,他的脸上多了一份从容,“昨天进入校园时,心情很激动。”阚开放觉得,自己开朗乐观的性格与高中所在班级的氛围不可分割,“大家都很开朗乐观,给我很大影响。”
除了阚开放,还有许多新生聚集在入门可见的“绿色通道”口,办理临时借款用于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学生部副部长王前介绍,清华对贫困新生的资助额度为每年1.6万元,包括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如果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学校将通过资助方案予以补足。
寒门学子录取创新高
今年,清华共录取新生3800余人,其中内地新生3400余人。清华招办主任刘震介绍,2018年录取的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比77.3%,文史类考生占比8.4%,艺术类考生占比6.9%,来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占比7.4%。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占17.9%,少数民族考生占11.1%,男女生比例略超过2:1。
清华大学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共录取355名考生。其中,共有174名同学通过自强计划获得了30到60分的加分认定,最终有90名同学成功圆梦清华。国家专项计划也是增加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生源的重要措施,且近年来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今年共有266人圆梦清华。
2784名新生“00后”成主力
今年清华录取的新生中,“00后”共有2784名,其中有2对双胞胎,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2年12月。
年龄最小的杨岱融成功进入今年首次招生的丘成桐数学英才班。今年4月初,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读高二的杨岱融获得了丘成桐数学英才班的认定资格,在随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参加了高考,顺利进入清华大学学习。虽然是年龄最小的新生,但他对学习充满兴趣和热情,积极参加上海市科创大赛和高中数学联赛等竞赛,也深入社会进行志愿服务。
毕业于清华附中的陈嘉雯则获得了领军优秀认定,被自动化与工业工程类录取,她的父母都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毕业生。她说:“除了父母的影响,我个人也很喜欢这一领域,想要为祖国做出贡献。”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教学大缸,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高考升学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bj-gaokao)综合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