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想要知道点政府信息
至今仍然是一个艰难的事情
好在这条路已经不是绝人之路
只要政府发布的红头文件
理论上都可以获得知情权
北京家长最为关注的教育大事之一
关于北京民大附中占用北京高考名额一事
经过了多次反复的澄清
终于有了明确的说法
和当初的2003文始作俑者的发布渠道
相同和执行效力相当的文件
教育部终于在2017年秘密发出了2号文
在北京家长坚持不懈的依法努力下
这个文件今天终于大白天下了。
在这个文件的第三段里
做出了如下明确的表示:
三、2017年在北京参加高考和录取的民大附中,非北京户籍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不占用各高校面对北京市户籍考生的招生计划,所需招生计划单独安排,由北京市商相关高校单独录取,相关高校招生计划根据实际录取结果予以追加。
这个规定在教育部层面是与2003文同效力的
也就是说
明确表示民大附中不在北京的高校招生名额之列!
也就是说
这个学校没有资格说与北京考生等同待遇
不能在一个锅里吃饭
不能再搞高考移民了
关于这个政策
我特意找到民大附今年的高考生了解了一下
今年确实没有占用北京孩子的录取指标
而是采取“同分同录”的方式
也即京籍孩子先进行录取
然后等到高考分数线出来以后
再按照分数线去录取民大附相应分数的孩子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
录取都是按照名次的
也即,假设某大学一共招100个孩子
第100个孩子的高考分数
就是此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所以分数线都是在大学录取基本结束后才出
但是
并不是说民大附这个“毒瘤”已经不见了
而是没有那么明目张胆了
因为
虽然没有占 计划内指标
但却占据计划外指标
先给大家普及一下大学计划外是啥意思
对于大学招生工作而言
并不是招到学生就算完事儿
如何招到优秀生源
才是招生工作的目标所在
所以大学招生计划的制定
固然会根据往年各省的报考情况
与生源质量为依据
但这个事先定下的招生计划
究竟是不是能和当年的生源报考情况相匹配
显然并不会如此巧合
于是
招生计划根据各省报考的生源情况
作出适当的调整
对于报考生源情况更好的地区
给予适当的倾斜和名额追加
未尝没有其合理性
现实中这一计划调整机制
其实也是高校招生工作中的惯例
这就是计划外招生
也就是说
如果有一些未达到大学分数线
但也比较优秀的北京孩子
就没法享受这个计划外指标了
上述招生计划并不包括
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计划外招生
等特殊类型招生的名额
事实上
北大和清华
往年在京的最终录取人数
均会超过招生计划
如去年两校在京各自实际录取人数(包括京籍和民大附)
均超过了300人
看到这里
大家就大概明白了吧
民大附等于是把计划内招生人数“节省”出来
而是占据了“计划外招生”的指标
至于到底占据了多少
估计非内部人士都很难获取到了
是不是“明坑”改成“暗坑”
就希望更多牛人的深挖掘了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爱新觉罗恒瑞老师,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高考升学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bj-gaokao)综合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