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高考取消英语,中学学制减少两年,你赞同吗?

2017-03-09 13:36|编辑: 谢老师|阅读: 389

摘要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把中小学生的英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拟提交提案,建议义务教育加高中阶段学制应减少两年,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也减少两年。

2017年的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其中不少教育相关的话题被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包括高校双一流建设、教育公平、招生考试与人才培养等。下面小编带大家来看看目前最热的两大议题。

你支持高考取消英语吗

对中国学生来说,作为一门必修课,英语是不少人的“梦魇”。一个人一生要经历多少考试,基本上就要经历多少英语考试。在网上的一份投票中,表示赞成高考取消英语科目的网友比例高达82%

李光宇:

高考取消英语

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一位人大代表提到了英语教育。而且,他的建议非常直接:高考取消英语!

据媒体3月4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把中小学生的英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

李光宇认为,对于大多数不以英语为职业技能的人而言,英语只是高考的“敲门砖”,曾经为学英语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成为一种资源浪费。与此同时,对英语学习的过度重视和追求使大量家长给孩子报名课外班补习英语,也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

李光宇说,他在走访中发现,中部省会城市中小学生每天在学英语上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把上英语课、早读、自习、写作业、课外辅导的时间加起来,小学生大约每天要花1小时学英语,初中生1.5小时,高中生2小时。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三毕业,每个学生至少要在学英语上花费5292.5个小时。如果按照每天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来计算,在一个孩子最美好的10年时光里,竟然将近五分之一(18.13%)的时间都花在了英语上。

俞敏洪:

“取消英语考试”的建议仓促且鲁莽

但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并不同意李光宇的意见。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我觉得取消英语考试这个建议有点仓促,甚至比较鲁莽。”学习英语已经不再纯粹由国家决定了,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

虽然俞敏洪并不赞成取消英语考试,但他提出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或者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难度。“如果有的家庭希望孩子未来出国深造,自然会给孩子增加英语学习的量,但英语对于普通老百姓,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孩子来说,学习起来依然有一定的困难。”

家长:

英语是必备工具

虽然李光宇认为大多数人为高考而学英语所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造成了浪费。但是,孩子的家长却不这么认为。

在《2016年中国馆少儿英语学习现状白皮书》中,“英语是必备语言工具”是家长让孩子学英语的最主要原因,而为了升学和考试而学英语的重要性仅排在第三。

石碧:

中学和研究生学制应各减两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拟提交提案,建议义务教育加高中阶段学制应减少两年,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也减少两年。“如此,我觉得对学生、家庭、社会都是有好处的。”

“我带过很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一般都29岁、30岁了,这个年龄太大了。”昨日上午,记者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处了解到,他拟提交提案,建议义务教育加高中阶段学制应减少两年,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也减少两年。这样大学本科生能够早两年毕业,博士研究生可以早4年毕业。“如此,我觉得对学生、家庭、社会都是有好处的。”

石碧:

现行学制,有何不好?

石碧是著名皮革化学专家、川大博导。他说,缩短学校教育时间的建议,他已酝酿多年。

石碧举例说,过长学制首先对个人人生规划有影响。一般人七岁读小学,九年义务教育、高中三年、本科四年,大学毕业就23岁了。如果继续读研究生,硕士、博士各3年,博士毕业都已29岁。无论男女,近30岁才开始工作,家庭、育儿的事情又接踵而至,事业开始阶段,就无法投入全副精力。

其二,受教育时间成本太高,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成本提高。“六年研究生,基本上每年要净支出5万元,六年下来就是30万元。一些城市家庭的学生还能应付,对一些农村家庭学生来说,上不起。”石碧还特别解释,每年5万元支出算上了研究生的补助、收入等,“否则花费更大”。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过长的学校教育时间加大了社会的老龄化压力。如果能早点让学生毕业、就业,就增加了劳动者的数量,进而缓解了老龄化压力。

“教育更重要的是终身教育”

缩短学制会不会进一步加大学习压力?有没有可行性?

石碧表示,“学业有没有必要这么重?很多教育内容其实都不应是学校教育承担的。”

他说,很多人都认为学校就像一个教育工厂,学生毕业后就是一个很好的劳动者。“这是不对的,教育不光是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终身教育。”石碧说,在他看来,学校教育应该做好三件事:育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价值观不出问题;其二是把基础性的知识学好,为以后的再教育打好底子;其三,是培养学习能力,有了学习能力,就能终身学习。

至于缩短学制的可操作性,石碧认为当然可行。他说自己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知道初中和高中为了应试,很多学校都是三年课程两年学完,最后一年用来集中复习应试。“既然客观事实都是如此了,何不干脆初、高中各砍掉一年?”研究生阶段有六年时间,课程安排得也不紧,一些学生到最后都厌学了。“为什么不能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习各减少一年?在很多国家硕士、博士都是三四年就可以读完的。”

李晓红:

学制过长加长人才培养周期

目前,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是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共12年的学制,也有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3年的学制。而大学大部分情况下则是本科4年,研究生3年,博士3年。

现任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说,按照这样的学制,一个7岁入学的孩子,正常情况下,高中毕业19周岁,再读4年大学,等到毕业出来找工作时,年龄显得偏大。对继续攻读的优秀人才,读完研究生、博士,就差不多30岁了。年龄已经不小了,但跟社会现实接触机会并不多。尤其对女生来说,55岁退休,真正为社会作贡献的时间只有25年。

“成才得趁早。”李晓红认为,数学大师丘成桐曾谈过,一般来讲,一个科学家主要成绩是在40岁以前出来的,很多是30岁以前就出成果了。

李晓红认为,学制过长,人为地加长了人才的培养周期。同时,大学学习实践的时间,却显得不够充裕。

代表委员热议:

有人赞成曾提出有关议案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侯一平表示,石碧的建议,自己不仅赞同,并在3年前进行过调研论证,形成议案,递交2014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

侯一平认为,小学、初中、高中,“六三三”的学制,时间太长,已与国力、民力不相适应。侯一平在这份《关于修订义务教育法实施十年义务教育的建议》中提出,将整个全民基础教育改为十年一贯的高中普及教育。不过,侯一平的具体观点是实行小学5年,中学5年,用两个阶段完成学业的模式。

代表委员热议:

10年制普通教育可实现

对于石碧的观点,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商学院院长徐玖平表示很赞同。他从可行性上分析了10年制普通教育能够实现的基础。

首先,从生理上而言,医学上有充分论证,现在的孩子成熟相对较早,智力发育已早于前些年。其次,现在采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材改革,已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设备、互联网,也给了孩子们课外成长和学习的辅助条件,因此缩减12年的普通教育时间,是可以实现的。不过,徐玖平更倾向于“5+3+2”的学制。同时,他提议应将一年的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不改变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长。

代表委员热议:

学制要稳定不能轻易改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对石碧的建议持慎重态度。他表示,学制不能轻易改,要稳定。

马敏说,有很多委员反对更改。提出更改意见需要做调研,如果现有学制确有问题,都觉得太长,那就改。但如果没有这个需要,就要坚持,改学制要谨慎推行,根据调研后的依据、数据,然后作出科学判断。

他表示,更改学制要慎重,这牵涉到一个民族的教育,需要教育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意见,不能一纸行政命令就改了。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未来网、中国青年报、成都商报,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ID:bj-gaokao)整合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17全国两会高考英语取消

2016年两会中的高考政治考点大揭秘!2016-03-14

关注2017两会,这些可能会成为自主招生考题?2017-03-02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