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高考作文:考生如何应对“微写作”?

2014-11-13 13:14|编辑: 黄闯闯|阅读: 517

摘要

今年高考语文出现“微写作”这一新鲜事物,牵动了许多应届考生和媒体的心。2015年高考作文是改革的第二年,高考作文题目能否延续今年这种良好的改革方向,值得社会的广泛留意,同时也希望通过分析2014年的作文趋势给2015年高考生带来一些启示。

  今年高考语文出现“微写作”这一新鲜事物,牵动了许多应届考生和媒体的心。2015年高考作文是改革的第二年,高考作文题目能否延续今年这种良好的改革方向,值得社会的广泛留意,同时也希望通过分析2014年的作文趋势给2015年高考生带来一些启示。

  微写作:三选一终有定论

  在2014版《考试说明》中,针对微写作出现了五道样题,分为三类:应用文体、观点阐述或情感抒发、场景描写。在之前的模拟考试和日常实践中,到底三者中哪一个会最终成为2014高考所选择的类型,考生和公立校老师们均处于一个不甚明朗的状态。在东西海朝四大区一模考试中,似乎是应用文体稍占上风,可是到了二模考试时,情况却似乎更加混乱了——东西海朝四区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三选一”的命题形式。有的区是同一份背景材料,给三题供考生自选,有的区则干脆是三个不同的背景材料,会写哪个选哪个。至于题目类型,则以场景描述、阐述观点或表达感情为主,应用文体基本看不到。这样的动态也让坊间猜测,或许高考也会采取这种任选其一的命题方式,让高考题型改革对应届考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实际来看,在高考中,这样令考生欣喜的变化被充分地继承了。今年微写作共有三个不同材料,分别涉及到分享感受、阐述观点和抒发情感,可以说满足了不同考生的具体要求。

  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比起让应届考生在短暂的几个月内练熟所有文体的写作套路,这样的任选设置毫无疑问是人性化的,是降低考验难度的。

  而从微写作所给的背景材料来看,此前各区均以生活场景或者社会热点时事为选材对象,甚至海淀和东城二模还在“低头族”这一手机普及时代的现象上出现了命题撞车的情况,明确遵循着高考改革整体方案中“引导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在实践应用中考察语文”的基本思路。因此,本次微写作真题也是对这一方向的进一步延续。本次的三段材料内容分别是“语文老师让你给学弟学妹分享语文学习的感受与经验”、“谈谈对高考家长送考问题的看法”、“以抒情的文字或诗歌纪念自己的十八岁”,这样的内容选择充分地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现实,保证大家有话可说,既保留了一定的考察区分度,也能让孩子自由地抒发真情实感。

  同时,题目也保留了尖锐的现实关注,“高考家长送考”问题,还是值得让孩子们思考并表达的。

  大作文:“老规矩”在新时代

  自从新课改以来,北京卷的大作文命题中就存在着一个摇摆现象,07、08年为材料作文,09、10年为命题作文,11、12、13年又回归到材料作文,因此今年一模和二模中有很多个区出了命题作文来做预备,避免14年出现再次“摇摆”到命题作文这一类型的情况。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其实不太重要,关键是其内容导向,究竟是否遵循着“关注时事、思考生活”的命题方向。因此,今年的题目依然保留了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从形式上让应届考生们更为适应和从容。

  在近五年题目中,最为“另类”的一个可能是2012年的“铁路护路工老计的故事”。这个题目当年被很多人目为“感动中国类试题”,考生们在实践中多数也走上了大唱高腔、学习榜样这样的平庸路线,导致当年无一满分作文,一类文也寥寥。其实这个题目同样隐蔽地提供了“关注时代”这样的角度,只是遭到考生们的忽略。2013年的“手机”则明确提出了关注时代的要求,因此考生们做得不错,满分也不少见。

  所以,高考大作文真正的核心,在于考生们关注时代、思考生活的意识是否强烈和主动。

  今年题目中同样也预留了这样的空间。“老规矩”这个材料话题,与之前央视的“家风”节目一脉相承,说穿了也就是高考改革方案中一直在强调的“传统”,这个题目同时勾连了“传统”与“现实”,本质上还是一个“传统观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应该如何被对待”的老话题,远有湖北卷的“旧书”“书信”,近有北京卷的“细雨湿衣看不见”“手机”,其实这个话题已经不算新鲜了,只要考生关注生活中存在的具体事件、思潮与现象,并且思考它与传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强烈的当代意识,那么这篇作文一定能得到高分。

  而如果一个考生逆潮流而动,不去谈生活、分析问题,只是使用着司马迁、屈原、爱迪生、居里夫人之类陈腐材料,套用着一些“总分总三段论”之类格式模板,讨论着类如“谦虚使人进步”、“创新胜于模仿”之类虚浮不落实的老道理,那么势必会在新的作文方向面前被淘汰出局。对于今年这个题目,这些陈腐的视角,着实帮助不大。

  在新语文高考已经呼啸而来的今天,未来的考生们能不能及时转变自己尚显落后的作文观念,能否睁开眼睛看看自己的生活、想想当今的世界,已经成为决定作文成败的重要因素。迅速迎接变化,尚且为时未晚。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作文2015年北京高考微作文

2016天津高考作文题目:我的青春阅读2016-06-07

2016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目:行囊2016-06-07

2016重庆高考作文题目:语文素养的三个途径2016-06-07

2016海南高考作文题目出炉啦!2016-06-07

2016北京高考作文详细解析2016-06-07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