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大学学费迎来“涨价潮” 中低收入家庭受影响大

2014-08-18 09:08|编辑: 齐绮|阅读: 1551

摘要

今年9月,在江苏、贵州、宁夏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将是三地学费标准调整后的首批承受者。相比上一年,宁夏是各地当中学费上涨幅度最高的,其文史、理科、医学等各类专业的涨幅均超过50%。

  早在2007年,教育部已开始制定《高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核定办法》,但这部办法至今难产。
 
  记者注意到,关于培养成本的计算方法,在2007年办法着手制定前夕亦有争议。当时的公开报道至少有3种说法:有媒体引述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法称,理工科人均培养费用一年约1.5万元,文科每年约1.2万元~1.3万元;而在另一教育部负责人口中,这一数据却是4万元~5万元;还有媒体援引“权威机构”的数据,称一年培养成本只需7000~8000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目前,学费收取多少与生均成本之间还没有硬性的联系。“这个还是比较粗放的算法,现在没有出台规定,涉及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有些学校在算这个账,但是毕竟太专业了,短期内很难有全国学校都有适用的办法。”
 
  储朝晖认为,高校不合理的开支而造成的浪费是学费上涨的一个原因。“公办学校,行政开支铺张浪费的现象不罕见。”
 
  他说,一所拥有合理结构的大学,其经费来源应该包括政府投入、学费收入、社会募捐和经营收入,“但我国的大学要么依赖政府投入,要么靠学费支撑”。
 
  前述江苏高校的学生工作处处长向记者确认,财政拨款是逐年上涨的。
 
  这一说法在官方数据中得到印证:2012年,全国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平均水平达1.412万元,比2009年的7540元提高87%,到了2013年,中央财政下拨地方高校的生均拨款奖补资金为252.7亿元。
 
  但是,高校没有逃离“入不敷出”的困境。以浙江为例,据报道,截至2013年年底,浙江全省公办普通高校的债务总规模达94.68亿元,全国1164所公办高校的总负债也超过2600亿元。
 
  “一方面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另一方面铺张浪费。这种情况下,办学成本提高,也没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向学生伸手要了。”熊丙奇认为。

  • 1
  • 4
  • 5
  • 6
  • 7
前往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大学学费学费涨价

国家助学贷款开始申报 本科生每年不超8000元2014-09-02

上海纽约大学相关问题解答:学费每年10万2015-12-08

在北京上大学4年竟然要花这么多钱!看完都想退学了!2018-08-20

上海财经大学2025年在京招生计划2025-07-01

2025内蒙古高考招生录取日程安排2025-07-01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