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无谓嘲笑不可取——从两个成语说开去

2014-03-14 10:52|编辑: 郝鹏|阅读: 1077

摘要

成语词典中有两个近义的贬义词语“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折射出我们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对失败者不加分析的嘲讽。

  成语词典中有两个近义的贬义词语“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折射出我们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对失败者不加分析的嘲讽。
  “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成玄英疏:“西施,越之美女也,貌极妍丽。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而端正之人,体多宜便,因其嚬蹙,更益其美。是以闾里见之,弥加爱重。邻里丑人见而学之,不病强嚬,倍增其丑。”词典说,“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词典说,“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
  这两个成语都是对失败者不加分析的嘲笑。比起倾国倾城的大美人西施来,东施肯定算不上美丽。不美丽却硬要强学别人的美丽,按照咱们民间的说法,这不是“丑人多作怪”么?寿陵余子也是,好端端的迈着自己的步子就行了,可他偏要去学习什么邯郸人的步态,最后弄得路都不会走了,只好爬着回家。这样的蠢才,难怪要被世人嘲笑数千年,而且可能一直被嘲笑下去了。
  可是且慢。为什么我们不能问一问,他们为什么没有成功,反而越学越丑或者没能学成?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能不能先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再来嘲笑?
  我们知道,要取得成功需要一定的内外条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将其归纳为志、力、物三方面,在他看来,只有志向、努力和外物的协助配合,方可以取得成功。东施和寿陵余子都有见到美好的事物想要学习的志向,并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东施顶住嘲笑,放胆行走于路上;寿陵余子模仿邯郸人步态优雅从容,不成功也未必会后悔爬着回家,因为他们大胆实践,积极追求了美好的事物,而失败并不是自己不努力,只是受到自身或客观条件的限制,这样的失败应该遭受批评和嘲笑吗?不,恰恰相反,他们应该得到我们的尊敬。王安石指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只有那些没有志向的或者没有为志向尽力的人,才应该是我们嘲讽的对象。
  这两个成语折射出我们传统文化对待成败的盲目性,反映了国民的弱点,庸众们对待成败的心理往往是不健康的。
  首先是对失败者不加分析地嘲讽,一门心思只想把这些“异端”乱棍打死。他们的逻辑就是,你是什么东西啊?这个人、那种事物是你能够模仿、学习的啊?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快撒泡尿照照你的影子,你配么?……什么事情还没有做呢,他就开始等着看你笑话了。没有积极的鼓励,没有默默的支持,更没有热情的帮助。相反,有的常常是精神上的打击和现实中的障碍,不断地阻止你前进的脚步。失败了么?好,早就如我等所料啊。于是,笑效颦,笑学步。为什么?只因为你我是一样的普通人,凭什么你小子想出人头地啊?一笑再笑连三笑,直到笑得努力不懈的古人变成千古笑柄,直笑得后来的初生牛犊望而生畏。于是,大家都不再蠢蠢欲动,都老老实实,裹足不前,社会便也在这固步自封的天下太平中低水平重复,没有了前进的勇气和努力。
  可是,毕竟还有异端就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他认准了目标,便坚持不懈,排除万难,奋斗不已,终于也有一不小心获得了成功的呢。于是,在嫉妒心理驱使下,那些人对成功者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办法。
  对未获得权力官职的成功者主要对付方法是:先借挑刺贬低其成功的价值,不行就对其成功故意视而不见。每一个成功中都可能包含着某些缺陷,庸人们不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的成果上,而对其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大感兴趣。这种兴趣并不是为了提醒这个成功者进一步修改完善,而是为了用找出不足来贬低其整体的价值,甚至干脆说成一无用处,借以打击这个人的得意(他们以为那人一定得意),让他自惭形秽,恨不得马上毁坏自己的成果。如果不能达到目的,他们便有意对他的成果不加理睬,不加评判,仿佛世上根本就没有这么一回事似的。人们的成果当然需要别人认可啊,没有人重视,便可以渐渐消磨那异端的锐气,并让他看见,不努力者获得的不比他少甚至更多,这样一来二去,使之逐渐不再叛逆异端,再重新回到庸众的行列中去。
  而对获得官职权力的政治人物的成功,则采用极力神话的手段,不让人学。如直接把他们奉为星宿转世,出生时必然霞光万道,香气氤氲;战斗时必然天人感应,上天眷顾。于是似乎这些人的成功是上天早就决定好了的,在人世间的努力只不过是上天的一点考验,仿佛戏剧表演一般富于传奇色彩。你看,哪个帝王不是星宿下凡神明转世?哪个运筹帷幄者不是仙人相授?哪个勇冠三军者不是天生神力?——我等凡夫俗子是万万不可以学而且也是学不了的。于是,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成功的大门再次轰然关闭。
  民族文化中的这种否定努力的心理极为有害,它不同情失败者的不懈努力和极大勇气,反而不分青红皂白加以嘲笑;它也忽视成功者的努力,在有意贬低和忽视奋斗者的行为中以及特意神话巨大成功者的成功中消解了努力的意义。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直接导致个人的好逸恶劳,民族的不思进取,这种状况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消失。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重新评价某些成语。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寻找自己的目标,积极努力,这样,每个人都会有活力,我们的社会才会更有生机,那么,每个人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多,民族的振兴也才会早日到来。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语文高二课件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2014-11-21

高一语文教案:伶官传序2014-11-21

名师支招:高考大战语文如何备考冲刺2014-11-24

2015高考作文真题猜想:“必修课”2014-11-24

古诗词串烧,老师搞笑点评2014-12-02

没有更多了

  • 2025北京高考

  • 大学录取分数线

  • 北京高考试题答案

  • 高中五大学科竞赛

  • 2025冬令营

  • 港澳高校招生

  • 2025综合评价

  • 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福利领取

    福利领取

  • 强基综评

    强基综评

  • 高考指南

    高考指南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 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

  • 选科指南

    选科指南

  • 升学招生

    升学招生

  • 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京考一点通

bjgkzx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