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高二政治之消费知识点归纳

2011-12-17 09:03|编辑: 郝鹏|阅读: 636

摘要

下面是高二政治之消费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消费增长减缓。

  ②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预期收入高,人们的消费量会增加,反之,就会减少。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3)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销售方式、商店位置、服务与维修等,也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2.消费的类型

  (1)按产品类型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①钱货两清的消费也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②贷款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主要是购买住房、汽车等价格比较高的商品,一次性付款超出了买主的支付能力,需要分期付款进行消费。③租赁消费主要是消费者使用次数比较少,通过租赁获得暂时的使用权。

  (3)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结构

  (1)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就是消费结构。

  (2)恩格尔系数是衡量消费结构的重要指标,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过大,意味着生存资料占的比例高,生活水平低,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消费结构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3)随着经济发展,生存资料的比重会逐步降低,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准确理解】

  1.影响消费的因素。(1)消费水平。①从根本上说,消费水平的高低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具体说来,又受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供养人口等因素影响。

  ②消费水平可以通过人们的收入水平来体现,一般说来,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消费水平还可以通过消费结构(主要是恩格尔系数)来体现。

  (2)人们的消费行为还要受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销售方式、商店位置、服务与维修等因素的影响。

  2.“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是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的一种贷款消费方式,在当前我国国内需求不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充分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倡这种消费方式。但不能盲目采取这种方式,一定要与自己的实际收入相适应,要考虑自己的预期收入,不能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应用示例】

  该知识一是可以用于分析消费水平变化的因素,二是用于说明如何提高消费水平,三是判断消费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影响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看到别人购买,自己也加入,这种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商家也常常利用它推销自己的商品。

  对这种心理我们要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些人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这种消费可以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但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过分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也是不可取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些人出于炫耀心理购买商品。有些学生受攀比心理的影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等,这种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消费讲究实惠,如价格是否便宜、质量和服务好不好、功能状况、操作是否简单等,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2.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即不过分超前,也不过分节俭。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跟风消费、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宗旨,符合人们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可概括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

  【准确理解】

  1.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1)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革命和建设取得的成就,靠的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发扬这种精神,将来国家富强了,这种精神也不能丢。

  (2)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与铺张浪费对立的。我国现实的国情是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人均资源匮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更需要发扬这种精神。

  (3)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一个人优良品德的形成、高尚情操的陶冶具有重要的意义。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适度消费并不矛盾,它不反对正常的消费。

  2.正确认识适度消费。(1)适度消费包含两层意思,即不超前消费和不抑制消费。①所谓超前消费是指消费行为背离了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在明知自己没有支付能力的情况下,与别人盲目攀比进行消费。如果消费行为与自己的实际购买能力相适应,即便是购买名牌高档商品或享受高档服务,也不应看作是超前消费,当然,也不能盲目浪费国家资源。适度消费的实质是量入为出,使消费与家庭收入及国情相适应。②在我国目前国内需求不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充分的情况下,消费对生产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适度消费并不意味着人为地抑制消费。如果有消费能力不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也不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也是不可取的。

  (2)贷款消费不一定是超前消费。对贷款消费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超前消费,如果对自己的预期收入有准确的判断,能够通过分期付款或到期按时还款的方式购买商品,不会形成债务负担,这是合理消费,既有利于提高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发展经济;如果过高估计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无力消费,应要贷款消费,这就是不合理的超前消费。

  【应用示例】

  该知识一是能够描述消费心理,二是要分析某一具体的消费心理或消费行为是否合理,能够做出恰当判断,三是能够说明如何科学合理的消费,培养正确的消费心理,四是理解科学合理消费的时代意义,五是认识艰苦奋斗的时代意义。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知识点高二政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2014-12-25

北京四中高二年级期末测验物理试题2014-12-26

高考知识点 如何解高考物理选择题、应用题!2014-12-31

高二英语语法大全,你值得拥有!2015-01-04

高考必备:高考政治-知识库-丝绸之路经济带2015-01-14

没有更多了

  • 2025北京高考

  • 大学录取分数线

  • 北京高考试题答案

  • 高中五大学科竞赛

  • 2025冬令营

  • 港澳高校招生

  • 2025综合评价

  • 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福利领取

    福利领取

  • 强基综评

    强基综评

  • 高考指南

    高考指南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 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

  • 选科指南

    选科指南

  • 升学招生

    升学招生

  • 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京考一点通

bjgkzx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