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1年中央民族大学新增16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03-18 10:03|编辑: 张老师|阅读: 365

摘要

2021年中央民族大学新增16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以下是详细内容!

2021年,中央民族大学共新增16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双万计划”,都是哪些专业入选呢?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详细内容,供各位考生和家长参考!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建设点名单,我校10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获批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目前,我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

专业布局和结构逐步优化

至此,学校专业布局和结构更趋优化,列入国家和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数量占本科专业总数的44%,有19个本科教学单位拥有国家和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更正:美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和舞蹈学院舞蹈编导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从入选国家和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所属类别来看,入选专业已覆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门类,其中社科类和人文类专业入选比例较高,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国家与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

国家和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所属专业类别分布图

扎实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全面带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2020年“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申报中,学校16个专业成功入选2020年度国家和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率达84.2%。2020年,学校依据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要求,大力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升计划,全面开展“四新”建设。通过实施专业结构调整,推进专业交叉融合,整体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专业内涵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校将继续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双一流”大学建设要求,紧密结合“质量立校”发展战略和“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牵动,推进“四新”建设和本科专业优化调整,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人才培养评价和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学校本科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1年,学校准确把握新阶段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聚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扎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组织召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大会,围绕着以下主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人才培养工作会,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建校80周年献礼。

树立新时代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新理念。学习新时代新阶段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精神,探讨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新需求,全面树立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新理念,推动构建学校人才培养新体系。

形成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新路径。按照 “双一流”大学建设新要求,确立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年学校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出台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性意见,制定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育专项规划,启动修订本(预)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激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新动能。根据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四新”建设新要求,优化调整学位点和本科专业布局,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学校国际化能力水平。

构建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新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教育评价改革新要求,构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成长性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和学生成长增值性评价指标体系。

总结凝练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成果。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总结凝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成果。

专业介绍

民族学: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并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新世纪以来,民族学专业在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调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民族团结与进步等少数民族事业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持和决策咨询,成为党和国家促进民族发展、解决民族问题的思想库与智囊团。本专业建立了完善的本、硕、博及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覆盖全国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边疆和民族地区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社会学: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拥有本、硕、博、博士后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力求建成为我国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专业重镇,与民族学、人类学专业交叉融合,协同建立本科教学实验班“孝通班”,形成了扎根田野、从实求知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多次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文物与博物馆学: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经过多年办学实践,已拥有“考古发掘团体资质”和考古实习基地,形成了厚基础、重特色的专业传统,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民族文物调查,并立足边疆和民族地区,招收西藏定向班和10届文物鉴定班,在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上发挥独特作用,服务国家战略,建设面向世界、特色鲜明的一流专业。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成立于1951年,成立之初就担负着为党和国家、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培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重任。2020年古文字学方向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致力于为国家战略发展服务,为民族地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政治过硬、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经济学: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较高经济理论素养、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拥有开阔国际视野、具有向相关领域扩展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经济人才,以现代经济理论为专业主体,融合民族学相关理论,强调“对象精准、学科交叉、方法多元”,形成了以“经济学+民族”为特色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面向学科前沿,围绕国家战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全球视野、具备国际经济理论素养和国际商务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通过搭建国内外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了研究型和应用型两条培养通道,实施多形式国际交流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和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

金融学:面向学科前沿,围绕国家战略,扎根中国大地,通过“金融+大数据+民族”的特色课程体系、“扎根中国大地、解决普惠金融问题”的专业实践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协同育人格局以及“全门类、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实施精准教学、分层培养,培养了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金融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该专业立足于学校“两个服务”办学宗旨,力求使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全局观念、民族自豪、相互尊重、和美至上”的素质特征,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懂民族语言、掌握专业技能、热爱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人才,毕业生60%以上进入民族地区工作,受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和用人单位高度认可。

财务管理:该专业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与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财务管理理论基础扎实,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深化教学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专业建设,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近3年,毕业生前往“一带一路”沿线省区就业人数达到46%,民族八省区38%,已成为当地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骨干。

法学: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以追求卓越为引领,以服务国家法治建设和民族地区法治发展为根本,构建了基础深厚(法学方向)、卓越引领(法英方向)和特色鲜明(法藏班)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涉外法律人才和民族地区法律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宗教学:2008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以“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为指导,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目标,以民族宗教学为特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的宗教学理论研究创新人才和从事民族宗教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设立“通和学园”创新实验班,构建形成厚基础、重个性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哲学:该专业2020年入选首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按照“博人文、厚基础、重创新、有特色”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文史哲打通、文理融通,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既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也有很多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在基层默默奉献。

历史学: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作为国内民族历史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镇,该专业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厚基础、研究型、重特色、有担当”的育人理念,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扎实的史学功底、敏锐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研究型史学人才,为构建民族历史研究的“中国学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学: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该专业秉承“以人为本、知行合一、文化融合、国际视野”的育人理念,开展新文科建设,以教育学、心理学和民族学基础理论为核心,以社会实践、科研实践和创新实践为支撑,构建了新时代民族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化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专业学习、科研训练、人文素养提升、实习见习”四环节交叉的培养方式。

俄语:该专业以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多语兼通、跨文化交流能力强、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外向型人才为目标,分年级滚动开设“俄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吉尔吉斯语、土库曼语”四个培养方向,面向新疆等具有跨境语言文化背景的民族地区招生,实施了“外语+‘一带一路’国家非通用语种”培养,构建了“多语兼通、多元文化融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生态学:该专业实施生态学-民族学双学位本科生培养。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具有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服务民族地区的鲜明特色,在生态学交叉学科——民族生态学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搭建了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构建了问题导向、交叉学科思维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环境科学:该专业面向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需求,放眼环境学科的国际化大视野,以北京市环境问题和民族地区区域环境问题,以及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建立了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新模式,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时代民族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复合型专门人才。2019年起创办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班。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该专业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学科前沿和民族地区科技进步,致力于培养学科基础理论扎实,能够解决光电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具备科学素养、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推动产业进步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多学科交叉融通的课程体系、多层次全过程创新实践平台、多方位民族人才实训培养机制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形成了拥有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科交叉、科教融合的新工科光电专业体系和创新型光电卓越人才培养基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发展至今,已成为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领头羊”。该专业致力于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依托“计算语言学”交叉学科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大“民族语言+计算机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语言学“本、硕、博”衔接式培养模式和校企联合的新工科教学体系。

美术学: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该专业历经60多年的文脉传承,致力于培养民族美术事业专门人才,注重民族美术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民族美术传承和创意产业发展、学生艺术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建立了理论研究与实践训练的双轨教育机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专门人才,为弘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贡献。

服装与服饰设计:2009年获批教育部特色专业(艺术设计-含服装专业)。该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突破了传统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制约,坚持“传承创新、交叉融合、服务国家”的专业建设特色,形成融艺术与设计、民族与当代、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民族服饰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该专业已经成为以“民族多元文化融合时尚创意表达”见长的服装设计师的摇篮。

舞蹈表演: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民族舞蹈教育教师团队,“一带一路民族艺术教育联盟”为专业的发展打开了国际空间。该专业致力于培养从事中国民族舞蹈、舞剧表演的专门人才,主打“民族品牌”,立足首都、背靠中央民族大学多元文化背景,有民族学、音乐学等多学科支撑,人才培养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舞蹈编导:该专业致力于培养从事中国民族舞蹈、舞剧编导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全国尤其是民族地区的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输送国家“一流大学”所培养的从事中国民族舞蹈创作、舞蹈编导教学与理论研究的专业人才。该专业培养的苏自红、徐小平、丁伟、库莱西、杨月林等已成为民族舞蹈编导顶尖人才,近年由教师指导、学生创作的优秀民族舞蹈作品获得“桃李杯”“荷花奖”等奖项近300项。

音乐学:该专业以服务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和培养民族音乐优秀人才为己任,以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宗旨,构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科研、创作与开发中心,致力于培养具备多层知识结构、多元文化素养、富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感且专业基础扎实的综合型高级音乐学专门人才,形成了特色型音乐学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教育:该专业主要面向北京和民族地区,服务于国家文化和健康事业,突显民族特色,建设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和实践系列课程,出版了系列少数民族体育类专著和教材,开发了民族传统体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和金课,并长期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活动,创编并推广民族健身操项目,面向多个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身心健康干预和文化推广、调研活动,培养了一批体育专门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该专业致力于服务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知行研+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和家国情怀,“三语三文化”能力素养和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土汉语人才和中国文化传播使者。具备“本、硕、博”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汉语言文学:该专业立足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致力于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民族地区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和边疆稳定,大力探索了新文科背景下的特色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大批精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思想坚定、能力突出的少数民族高级人才。

新闻学: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该专业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14年开办新闻学(藏语实验班),2019年升级为新闻学(民族实验班),培养了大批“懂国情、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人才。该专业是全国民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第一摇篮”,毕业生佼佼者荣获长江韬奋奖、中国新闻奖、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

广告学:该专业立足民族高校办学定位,逐步形成“全媒体素养”与“多民族文化素养”育人理念交融贯通、“以赛代练”与“行业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等特色。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熟谙民族文化,全媒体背景下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广告和创意传播人才,向党和国家重要媒体、互联网传媒与文化创意机构以及民族地区融媒体中心输送了近400名优秀创意传播人才。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aokao)综合整理制作,部分信息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民大本科招生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北京市2010-2021年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2021-06-01

清华北大等高校2020年在京专业录取分数线汇总2021-04-26

2021年高校新增专业汇总,2021届高考生必看2021-03-19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