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1寒假专家支招学生如何居家防疫

2021-02-02 10:50|编辑: 王老师|阅读: 128

摘要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1月23日起北京市中学生不到校。学生居家过程中,如何在衣食住行方面做好防疫?北京高考在线整理出详细内容,一起来看!

寒假在家,学生如何做到居家防疫?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家长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详细内容,一起来看!

记者:针对学生居家防疫,您的总体防疫建议是什么?

郭欣:勤洗手、戴口罩、讲卫生、少聚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用知识“武装”自己。针对疫情,学生和家长都要学习科学防护知识,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保护家人,成为战“疫”英雄。这些知识会变成我们的“武器”,在病毒来袭时有效消灭它们。

一、居家通风:每天通风 注意保暖

记者:对付新冠肺炎等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传染病,学生在居家过程中如何保证呼吸环境的安全?

郭欣:开窗通风是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之一。适当通风换气,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室内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病原微生物和灰尘。学生和家长要保证每天开窗通风换气不少于2次,最好能做到每天早、中、晚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开窗通风的最佳时间一般为9时至11时,14时至16时。重污染天气应避开重污染时段并适当减少开窗次数和时间。通风时,最好的通气方式是侧送侧排,即打开对着的门和窗,可使换气速度相对提高。学生和家长需注意,在开窗前要添加衣物,避免在打开的窗户旁逗留,以免着凉。若天气转暖,也可增加通风频次和时长。

记者:居家通风时,哪些事项是学生和家长要特别注意的?

郭欣: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通向天井的窗户不建议打开通风。因为天井所造成的“烟囱效应”形成气体动力,可造成上下住户间排出空气的流通,有造成疾病传播的可能。另外,厕所如有非通向天井的明窗,可每天开窗通风3次。如是暗卫,则需每天往浴室地漏或其他排水口加水,保证U形聚水器的水封作用,防止污水管道内的气体与厕所室内接通后,气溶胶透过排风扇所产生的负压进入浴室,造成污染。需要注意的是,在冲水时要先盖上马桶盖,这样能减少气溶胶污染的可能。有小学生的家庭要尽量选择有防护网的窗户进行通风。开窗期间要注意儿童安全,家长做好监护,保证儿童不攀爬窗户、护栏,不将身体探出窗外。窗台附近不要放置可攀爬的器物或家具(沙发、凳子、床、矮柜等)。注意开窗的窗台上不要搁置物品,以免造成高空坠物。

记者:对于不能自然通风的家庭,可以采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吗?

郭欣:可以。如使用空调,要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建议关闭空调通风系统的加湿功能,并加强对空调系统的清洁消毒。如果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类型、供风范围等情况不清楚,应停止使用空调通风系统。

二、饮食卫生:分餐健康 平衡营养

记者:疫情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学生居家要实行分餐制。请您讲讲如何分餐以及分餐的好处。

郭欣:分餐,也可以称之为份餐,每人一份,独立用餐,自主选择。分餐可以预防各种经口、唾液传播的疾病并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分餐还可按需配餐,保证营养平衡。特别是对于儿童,按照营养需求搭配分餐,有利于均衡营养,防止偏食,有助于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实行分餐的家庭能很好地量化食物,按量分配,减少浪费。即使吃不完,剩下的饭菜也容易保存。

记者:居家期间,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饮食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郭欣:居家期间要保证规律饮食,平衡膳食,维持健康体魄。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定时定量进餐:两餐可间隔4至5小时。控制吃饭速度,避免过量进食。

第二,保证食物多样性: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不吃野生动物。

第三,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薯类杂粮。尽量做到每天3种,每周5种以上谷薯类及杂豆类食物的摄入。

第四,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每天茎、叶类蔬菜摄入量应为300克至500克,其中深色蔬菜要占到一半或以上。保证每天摄入水果200—350克。

第五,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多吃奶类及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适量摄入鱼、禽、蛋和瘦肉。每周可摄入50—70克坚果。

第六,每天吃早餐:早餐食物种类应尽量丰富。谷薯类、蔬菜水果类、肉蛋类、奶类或大豆类及其制品,早餐应包括上述4种食物中的至少3种。

第七,饮食清淡、易消化:少油腻、少辛辣;少吃洋快餐,减少高能量食品的摄入。

第八,每天少量多次饮水:最好选用温度适宜的白开水,每天800—1400毫升。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第九,科学选择零食:每天吃零食不超过3次,与正餐间隔1.5—2小时。睡前1小时、看电视和玩耍时不要吃零食。

第十,注意食品卫生: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刀具等要分开。接触生食后要洗手,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记者:学生居家身体不舒服时,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郭欣:首先,建议学生多饮白开水,建议少量多次:多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补充由于身体不适、呼吸增快、咳嗽等丢失的体液,可降低呼吸道内分泌物的黏稠度和避免分泌物干结,利于咳出痰液。

其次,学生患病期间要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除正常的一日三餐外,上午和下午可各加餐1次。再次,学生可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因身体不适而增加的维生素A的消耗;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和植物抗氧化活性成分可增加患儿的抗病能力。

另外,建议学生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当学生身体不适时一般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现象,家长要给孩子准备易消化的食物,食物不宜过咸、过甜、油腻或具刺激性。

如果学生有咳嗽症状,排除传染病外,还要特别注意颗粒状硬果类食物,如坚果和硬糖等,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引发窒息。

以上建议仅针对日常饮食,疫情期间如感到身体不适,建议先通过网上问诊平台及时向医生咨询,以确保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如果去医院就诊,需做好个人防护。

记者:学生可以服用维生素C来预防感染吗?

郭欣:现有的研究证据还不足以证明维生素C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尚未证明维生素C有抵抗病毒的作用,坚持锻炼身体倒是增强体质的不二法宝。

三、外出措施:口罩必戴 减少聚集

记者:假期能不能走亲访友?

郭欣:目前,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的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多,会加大疫情传播风险。因此,尽量不去走亲访友。

记者:在什么情况下应佩戴口罩?

郭欣:要随时关注本地和全国疫情信息,根据疫情形势变化,调整个人防护措施。随身携带口罩是疫情期间的个人防护标配,在人员密集或通风不好的场所要全程佩戴口罩,与他人接触时也要戴好口罩。戴口罩不仅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更是防控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记者:学生和家长要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口罩?怎样正确佩戴口罩?

郭欣:在低风险地区,普通公众前往户外、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孩子应佩戴符合儿童口罩标准的口罩:

一是所用材料应满足《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中关于婴幼儿产品要求,且应采用不易燃材料,避免突发伤害;

二是所用材料的通气阻力应≤30Pa。家长不要盲目热衷于选择N95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这类口罩的通气阻力都在300帕左右,虽然防护性能高,却不利于透气,对于儿童日常防护而言并非最佳选择;

三是不应存在外露金属物,不应有可拆卸小部件;

四是应采用耳挂式口罩带,口罩带不应有自由端。

家长应随时关注孩子口罩佩戴情况,如孩子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随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是:选择合适尺码的口罩,佩戴前先洗手,深色面朝外,金属条向上。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完全覆盖口、鼻、下巴,金属条沿鼻两侧压实,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戴上后尽量不触摸,若须触摸,触摸前、后应彻底洗手。

疫情形势随时变化,家长要密切关注当地及国家防护措施指引等,按要求做好相应个人防护。

记者:有呼吸阀的口罩可以用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可以戴多层口罩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吗?

郭欣:呼吸阀的气流是单向向外的,不影响使用者的防护效果。但对于已有症状的人,建议不要使用带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它无法阻挡含有病毒的飞沫逸出。

不能戴多层口罩。戴一个口罩即可,多个口罩会增加呼吸阻力,用力呼气、吸气的过程中也会影响口罩的气密性,降低口罩的防护效果。另外,不一定必须戴N95口罩,常见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即可阻挡飞沫传播。

记者:怎么处理使用后的口罩?

郭欣:废弃的口罩不要随地乱扔,按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用开水烫、焚烧、剪碎后扔掉,这些都是不推荐的处理废弃口罩的方法。出现乏力、发热等症状的疑似患者戴过的口罩要按医疗废物收集、处理。

记者:需要佩戴护目镜进行防护吗?

郭欣:普通民众若不住院、不接触发热患者,暂不需要佩戴护目镜或面罩,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防护措施就足以保护自己不被感染。

记者:居家期间,上下楼搭乘厢式电梯不可避免,届时要注意什么?如何防范电梯按钮交叉感染?

郭欣:人员较多时,要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建议走楼梯或乘坐扶梯。进入电梯前要戴好口罩,尽量避免接触电梯表面,减少用手揉眼、抠鼻等行为。必要时使用免冲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电梯按钮是人们高频接触的地方,交叉感染的风险较大。建议不用手直接去碰触按钮,可以用面巾纸或消毒纸巾将手和电梯按钮隔开,也可以在碰触按钮后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做好手部卫生。

四、居家消毒:及时洗手 科学消毒

记者:手机已成为大家工作生活的必备,可以把医用酒精倒在棉片上擦拭手部、手机等来减少病毒感染风险吗?

郭欣: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因此采用医用酒精擦拭手部、手机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若有条件,洗手还是做好手卫生首选的方法。

记者:现在还能叫外卖和收快递吗?

郭欣:理论上外卖和快递确实有可能携带病毒,但是被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快递和送餐人员在外出提供服务时会佩戴医用口罩,这样就不必过分担心。但在取餐和接收快递时要进行必要防护,外包装最好不要带到室内,收完外卖和快递要及时洗手。

记者: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为什么洗手更重要?

郭欣: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洗手,洗手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手是人体的“外交器官”,人们的一切“外事活动”,它都会“一马当先”。从事各种劳动,都要用手来完成。因此,手就容易沾染上许多病原微生物。有调查显示,一只没有洗过的手,可含有4万~40万个细菌。指甲缝里更是细菌和寄生虫卵藏身的好地方,一个指甲缝里可藏细菌达38亿个之多。另外还有人做过一个试验,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使用5~8层卫生纸,常见导致痢疾的志贺菌仍然能渗透到手上。志贺菌在手上可存活3天,流感病毒可在潮湿温暖的手上存活7天。可见,为了清除手上的有害微生物,必须勤洗手。

记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洗手?如何正确洗手?

郭欣:以下情况需要及时清洗双手:在饭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接触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和接触污染物品之后等。要在流动水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正确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如附近没有洗手设施,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或消毒湿巾擦拭。

具体洗手步骤为:

(1)洗手掌(内):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然后相互揉搓。

(2)洗背侧指缝(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3)洗掌侧指缝(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4)洗指背(弓):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中进行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5)洗拇指(大):一只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6)洗指尖(立):弯曲一手的手指关节,指尖合拢,然后放在另一手掌中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7)洗手腕(腕)。一手旋转揉擦另一手的腕部,臂部直至肘部,交换进行。

根据中国卫生行业标准《人群聚集场所手卫生规范》,普通公众做到前六步即可,第七步多用于医护人员。

记者:疫情期间为什么要加强口腔保健?

郭欣:加强口腔保健是全生命周期都要关注的事,在目前疫情常态化阶段,学生和家长更要加强口腔保健,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因为,在口腔治疗过程中,会产生水雾、飞沫和气溶胶等。在诊室中,若有处于潜伏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其他传染病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治疗,就有可能将口腔内的病毒或细菌喷溅弥散到空气中,增加就诊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

记者:盐水漱口能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郭欣: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对于咽喉炎有帮助。目前尚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

记者:居家清洁消毒还应注意什么?

郭欣:一般家庭应以清洁为主,日常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日常预防性消毒时应首选物理消毒方法,使用化学方法消毒时,优先选择刺激性小、环保型消毒剂。消毒剂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好口罩和手套等,如有条件可戴防护眼镜,所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作用一段时间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消毒剂对物体表面造成腐蚀,对皮肤产生刺激。消毒操作最好在房间无人时进行,消毒完毕后,应打开门窗充分通风,一般应通风30分钟以上。

记者:泡热水澡、蒸桑拿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郭欣:不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需要56℃ 30分钟。但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热水澡、桑拿房均无法提升体内温度,所以无法杀灭病毒。但我们可以通过勤洗澡、勤换衣的方式保持卫生。在洗澡或洗脚时,要特别注意先放凉水后放热水,并先用手试水温,避免烫伤。

记者:用电吹风对着手吹30秒能消毒吗?

郭欣:杀死新型冠状病毒,至少需要56℃30分钟。虽然电吹风风口温度接近60℃,但是即使贴着手也要吹30分钟,而且这样会造成烫伤等伤害,弄巧成拙。

记者:什么消毒剂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郭欣: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

五、心理健康:亲子互动 启发思维

记者:注意心理健康可以提高学生免疫力吗?

郭欣:有心理健康,才有生理健康,所以学生一定要注意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要养成乐观、开朗和宽容的性格,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是科学的。

记者:疫情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不良情绪?打不起精神怎么办?

郭欣:学龄期正是对躯体受伤、疾病和死亡等较为关注和恐惧的年龄段,受到疫情影响,低年级学生可能出现不敢出门,反复玩相关主题游戏,反复询问,紧张、害怕,攻击性行为增加等情况。青少年则可能出现焦虑、担忧、低落、愤怒等情绪,也有可能出现攻击行为或冒险行为。家长应关注儿童青少年情绪,对于异常表现应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如学生近期打不起精神,可以经常与同学、朋友保持联系;用运动、活动来分散注意力或缓解无聊的情绪;增加亲子活动时间,和家长一起做运动游戏(如室内足球、投篮、跳绳)、对抗游戏(如拔河、枕头山、木头人)、解谜游戏(如拼图、迷宫、你演我猜)、艺术类游戏(如绘画、手工、表演)等,避免过度玩手机或看电视。过度依赖视屏会增加不良情绪及易感度。

记者:疫情期间,学生容易焦虑和烦躁,家长该怎么办?

郭欣:疫情期间紧张的气氛容易造成焦虑。家长应关心、询问孩子对所接触事件的看法,倾听让孩子感到担忧和害怕的事情;可以教会孩子做深度放松练习(如呼吸练习、瑜伽),通过一起欣赏动听的音乐、体验令人愉悦的事(如正向积极的电影、纪录片)等方式,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另外,家长也可以带领儿童一起做些“主动式休闲”,如下棋、看书、烹饪、学习新技能等,不仅可以缓解疫情带来的焦虑感,还能充实生活,提升假期生活质量。

记者:居家期间,如何才能健康地使用电子产品呢?

郭欣:中小学生要正确、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并严格限制每日视屏时间。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连续视屏时间30~40分钟,至少休息10分钟,可以做些运动或家务劳动,也可以通过做眼保健操、亲子爱眼健身操或远眺来缓解视疲劳。

电视、电脑摆放位置要合适,应避开窗户和灯光的直射,以免反射光刺激眼睛;光线不足或夜晚使用台灯要打开顶灯。电视摆放高度与儿童青少年坐着看电视的视线平齐,看电视的距离可远于电视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5倍。

观看电视或其他视频节目时,鼓励家长陪孩子一起观看,结合节目内容适时交流,增进亲子互动,启发孩子思维。

记者:如学生因疫情报道,心里越来越焦虑害怕,家长要怎么做?

郭欣:家长一定要注意避免信息超载给孩子带来的焦虑感。在疫情流行时,尽量控制自己和孩子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在睡前不宜关注、讨论相关信息,不要道听途说,应听取权威机构发布的疫情信息,为孩子过滤不良信息,做信息的主动搜集者而非被动接收者。

如果学生心理压力较大,不能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到自我调节,可通过心理援助热线或其他专业机构及时寻求帮助。

六、室内运动:科学运动 注意防护

记者:居家防疫期间,运动锻炼不能少,学生要如何选择室内运动呢?

郭欣:学生和家长在居家室内运动时应注意安全性、多样性和合理性三个原则。

首先是安全性原则,即家长要选择合适、安全的室内运动场地,为孩子准备合适的运动鞋袜,家长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状态。

其次是多样性原则,即运动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有氧运动如有氧健身操、亲子爱眼健身操等,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减少机体脂肪堆积;抗阻运动,如哑铃、弹力带等,可以增肌、强壮骨骼和关节、预防心血管疾病;柔韧性运动,如瑜伽等,可以改善肌肉组织与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增加韧带力量。

最后是合理性原则,即运动要有规律,每天运动。活动时间可以累积,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10分钟,每天运动至少1小时。抗阻练习每周2~3次,柔韧性练习可以随时做。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学生所在楼层较高,注意选择不会带来明显响动的运动方式。在增加学生运动时间、塑造健康形体、改善视疲劳状态、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同时,还能创造亲子和谐氛围,达到全家健身的目的。

记者:运动前后和运动过程中,学生和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郭欣:运动前需要进行简单的准备活动,比如伸展运动。运动中要注意逐渐增加强度和运动量。运动后要进行拉伸和放松。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要补充水分。

记者:除了运动锻炼,学生还可以做些什么体力活动呢?

郭欣:学生要让自己的日常生活保持在一个活跃的状态,减少静止不动的时间,可以多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碗、做饭等。

声明:本文来源于北京考试院,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aokao)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添加北京高考在线客服小资微信号入群(备注高考年份),了解北京新高考一手资讯,独家政策解读,和北京考生群内实时交流互动!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1北京高考2021寒假备考

北京市2010-2021年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2021-06-01

重点高校2020年全国各省市录取分数线汇总2021-02-26

东西海朝丰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答案汇总2021-02-09

2021年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考试试题答案汇总2021-01-22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