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0年高校强基计划补录频发,有哪些原因?未来如何调整?

2020-09-16 09:33|编辑: 吕老师|阅读: 373

摘要

近日,复旦、中科大、北理等高校相继发布了强基计划补录通知,将从2020级新生中补录强基人才。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强基计划招录不满的原因分析及未来招生趋势预测,供参考。

2020年强基政策出台,受到了很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但是,近期复旦、北理、中科大、山大等高校纷纷发布的强基补录信息,显示出2020强基计划严重招录不满。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关于强基计划招录不满的原因分析及未来招生趋势预测,分享给2021届和2022届高考生参考。

部分高校2020年强基计划补录信息

从上表统计可以看出,不同层次高校都存在招录不满的情况,部分高校甚至缺额一半以上。没有补录信息的高校并不代表没有缺额,北京师范大学2020强基计划招生计划120人,官网数据显示仅录取64人。根据消息北京大学2020强基计划招生计划为900人,而最终录取842人,也存在少量缺额。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未来可能存在哪些调整,新政策背景下高中生该如何把握?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强基计划招录不满原因分析

一、选拔机制和标准问题

1、限报1所的报考规则限制,导致考生信息不对称,在报考中处于“被选择”的劣势地位,考生自我认识不全面,报考院校与本身定位不符合。报高了没能入围,报低了最后高考成绩足够选择更好的学校,今年,这两种现象普遍存在。

2、2020高校招生简章中招生对象要求不够明确,大多数高校只有过一本线和破格的要求,破格门槛太高,一本线上太笼统考生很难猜;加上分数卡位过于理论化,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至于难以选拔出合适的人才。

二、政策立意与考生家长想法之间的矛盾

强基计划鼓励考生报考基础学科,政策定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人才,助力民族伟大复兴。

而在考生家长方面,大多数人考虑的是专业冷热以及就业发展前景问题,追捧热门专业依然是大众的选择。

加上我国过去科研工作中长期存在的资金支持、个人待遇、压力等社会问题,家长考生社会对基础学科固有印象根深蒂固,缺乏了解认识以至于热情不高。

三、本硕博连读是机会也是限制,培养方案缺乏吸引力

强基政策最大的亮点在于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然而限于本校的贯通培养也限制了考生后续更大的可能,这需要高校在培养方案上下功夫。然而,在今年的招生宣传中,高校培养方案缺乏吸引力。

以清华大学举例,在同样的背景下招录939人完成招生计划。除顶级师资配置外,探微书院、未央书院、行健书院特设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双学位交叉培养,非常受欢迎。

四、缺乏生涯规划,思维导向差异

长期以来,缺乏自我认知和规划是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考生还是以分数为目标,高考结束后才开始考虑专业和志愿的问题,毕业后再选择对口的工作或深造机会,对未来发展及就业严重缺乏规划。

而强基计划,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真正喜欢基础学科有志于投身科研的优秀学生。这是以明确的未来发展路径为导向的大学专业选择,与大众思维相逆,考生家长接受度不高。

强基计划未来如何调整?

就在现阶段而言,招录不满并不是坏事,理智比盲从好,强基计划适合对基础学科有浓厚兴趣和热情并立志将来投身科研坐得住“冷板凳”的考生,更需要的是像“钟芳蓉”式的人。

一、大趋势

改革宗旨不会变,强基计划依旧定位于选拔培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人才,突出基础学科引领支撑作用,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二、选拔培养机制调整

一项政策的推行总需要在试点中不断调整优化,未来参与高校或者招生规模会随着改革的深度推进持续扩大,但基于目前亟待解决可能会存在以下调整:

1、很大程度存在放开限报的可能,增加高校、考生双向选择性,使更多的人可以匹配到合适的院校。

2、招生条件更明确,不同层次高校之间招生对象的区分和同等级院校不同人才选拔需求的区分,以期能招录如愿,高校能选拔真正需要的人才,考生能有心仪的录取结果。

3、优化培养方案,本科招生专业设置或深造方向上可能调整。在突出基础学科引领作用基础上,更好的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指导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结合。一方面为相关领域输送领军人才,另一方面给基础学科多一个出路傍身。

三、国家顶层设计

1、改善目前基础学科培养出口、就业整体环境,如待遇、科研扶持等等。

2、拔尖计划2.0、高中英才计划如何推进实施,与强基计划的互相补充和关联。

3、高中学校对于生涯规划理念的贯彻和辅导,加强对大学专业的认知和生涯规划。

给高、高二高一考生的一些建议

1、在调整改革期,密切关注政策动向,进行研究。注意改革的细节之处,对政策不甚了解之时,可咨询院校招生老师,以免在报考报考的过程中出现定位不准,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上出现误差。

2、不管政策怎么调整,改革的宗旨和选拔的标准不会变,优秀考生仍需聚焦“综合成绩+学科特长”双路径培养,尤其是重点校。同时,不管政策如何变,请谨记高考永远是王道,特殊招生只是锦上添花。

3、自我觉醒和生涯规划。考生要对自身优缺点有全面的认识,对未来生涯有详细的规划。明确自己的报考意愿,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选择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专业,依据自身综合实力匹配相对应的院校。

声明:本文来源于自主选拔在线,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aokao)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0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报考指南

2020北京高考形势一览及2021北京高考形势预测2020-11-02

高校2020年强基计划在京招生录取分数线汇总2020-09-01

2021年强基计划备考扫盲系列文章(2021、2022届考生必备)2020-09-03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