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0年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诗词鉴赏题汇编

2020-03-24 10:59|编辑: 张老师|阅读: 1425

摘要

诗词鉴赏题在语文试卷中分值一般占12分,虽然都是课外古诗词,但是掌握好一些解题技巧也是非常容易拿分的,今天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0年北京各区期末真题,供参考!

为方便各位考生备考语文诗词鉴赏部分,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此整理了2020年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诗词鉴赏题汇编,供各位考生参考练习!

东城期末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4题。(共12分)

感遇(其十一)

陈子昂

吾爱鬼谷子①,青溪②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注释:①鬼谷子:战国时楚人,通晓纵横捭阖之术,智慧卓绝。

②青溪:山名,指鬼谷子隐居之处。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赞叹鬼谷子隐居山林,用幽静的环境映衬出其人高远绝俗的风貌。

B.三四句一放一收,“志在济时”与“藏身云间”的矛盾为读者设置了悬念。

C.“七雄”四句写出鬼谷子处于争斗不已的乱世,却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D.末二句是作者对自己虽欲经世兼济,但更向往隐逸自在的人生观的宣示。

13.陈子昂的感遇诗体现了他的“兴寄”主张,即比兴、寄托,要求诗歌创作在审美意象中隐含深层思想。下列诗句符合该主张的一项是(3分)

A.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B.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王维《陇头吟》)

C.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其十二)》

D.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杜甫《宿府》)

14.“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祸”指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磨灭成尘埃。”这是陈子昂的《感遇(其三十五)》。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感遇(其十一)》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前人诗句表达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仙之人兮列如麻”,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

12.(3分)D

13.(3分)C

14.(6分)答案要点:

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的经世之志、报国之情。(2分)

不同点:①《感遇(其十一)》侧重写鬼谷子形象,《感遇(其三十五)》侧重写诗人自身的从军经历。(2分)②《(其三十五)》还借登高怀古表达了诗人对国运的担忧。(2分)

15.(8分)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大弦嘈嘈如急雨 大珠小珠落玉盘

西城期末试题: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14题。(共12分)

乌江项王庙严遂成

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

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①竟亡秦。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②原来是逐臣。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③不独为灵均④。

【注】①巨鹿:项羽曾率各路义军在巨鹿大破秦军。②韩信:刘邦开国大将。投奔项羽,未得重用,转而投奔刘邦。③招魂:《楚辞》中有《招魂》诗,据传是宋玉为屈原而作。④灵均:屈原字灵均。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自己看见项王庙得到后人拜祭,以此引出对项羽功过是非的叩问。

B.颔联借用“赦汉”和“亡秦”,突出了项羽的一些作为对时势的巨大影响。

C.颈联以范增和韩信为例证,对项羽在楚汉之争中的得与失作了全面评价。

D.尾联说江面的楚歌切合了招魂的情绪,从中也可见出作者对项羽的态度。

13.清人袁枚认为,咏史诗应当关注见解出新。下列诗句有“见解出新”的一项是(3分)

A.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温庭筠《苏武庙》)

B.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明妃曲》)

C.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江上吟》)

D.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张耒《荆轲》)

14.同样是凭吊项羽,下面这首《夏日绝句》与《乌江项王庙》所抒发的情感有相近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夏日绝句注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此诗作于宋室南渡之后。宋汴京沦陷后,康王赵构带着臣僚南逃,偏安于临安(今杭州)。

15.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苏轼用“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来赞美周瑜在赤壁一战中的非凡气度与功业。

②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借一次游历发感慨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

③叙写滕王阁纵目所见,王勃有千古流传的佳句:“,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

④杜甫曾在拜谒武侯祠后,用“,”来表达对蜀相诸葛亮壮志未酬、身亡命殒的缅怀和感叹。

12.(3分)C13.(3分)B

14.(6分)两首诗中都流露出对项羽的赞美。严诗中还包含有对项羽功业未竟的惋惜;李诗中还包含着对苟安于一隅的南宋朝廷的讽刺。

评分标准: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8分)

①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③云销雨霁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海淀期末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4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1】

黄庭坚

其一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2】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其二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3】化粘枝。

湘东一目【4】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释:【1】任公渐:任渐,黄庭坚的好友。【2】坐隐:与下文“手谈”都指下围棋。【3】蜩甲:蝉蜕。【4】湘东一目: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围棋中,棋子在棋盘上围成的空白交点称为目。围棋需有两目才能成活,一目就是死棋。

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开篇都写到作者因没有公务缠身,难得闲暇,于是生发了弈棋的雅兴。

B.第一首诗的颔联用岩穴隐居、与俗人闲聊之事和下棋相比较,写出下棋之乐。

C.第二首诗颈联的“诚”“尚”二字写弈者虽不服输,但最终也未能扭转颓势。

D.两首诗中都写作者陶醉于对弈,不觉时间流逝,表现出其对下棋的痴迷程度。

14.这两首诗都富含理趣,请结合第一首诗的尾联和第二首诗的颔联,分别对此加以赏析。(6分)

答: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黄庭坚诗中用了“湘东一目”的典故,写出下棋者的处境。古代诗文中常用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①,②”,以先贤的居所来写自己的陋室不陋,进一步表现了高洁脱俗的志趣;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了曹操“③,④

”的英雄形象,生发出“固一世之雄也,面今安在哉”的感慨,叹英雄不再、世事无常;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前朝旧事“⑤,封狼居胥,⑥”,借古讽今,告诚当权者不要草率出兵。

13.(3分)C

14.(6分)参考答案:

第一首诗尾联,作者有慨叹也有议论,他一边下棋,一边在留心棋给人的启示。“骄兵必败”“多疑必失”,这既是作者在棋局上的自我提醒,也是他感悟出的人生哲理。

第二首诗颔联,作者通过比喻描绘下棋者,“心似蛛丝游碧落”写下棋者思绪的飘荡、灵动,“身如蜩甲化枯枝”写下棋者意志的集中,已达忘我之境。作者借此生动地揭示了做事需凝神专注、投入忘我的道理。

【评分标准】每一联赏析3分(揭示“理”1分,结合诗句内容赏析“趣”2分)。言之成理即可。

16.(6分)参考答案:

①南阳诸葛庐 ②西蜀子云亭

③酾酒临江 ④横槊赋诗

⑤元嘉草草 ⑥赢得仓皇北顾

朝阳期末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行京口至竹里诗

鲍照【1】

高柯危且竦,锋石横复仄。

复涧隐松声,重崖伏云色。

冰闭寒方壮,风动鸟倾翼。

斯志逢凋严,孤游值曛逼。

兼涂无憩鞍,半菽不遑食。

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

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

注释:【1】鲍照(约416—466),南朝诗人。他生活在门阀制度森严的时代,出身低微,仕途坎坷,曾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做幕僚。此诗作于跟随刘义庆徙任途中。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起笔不作关于旅程的一般交代,直接描写景物,节奏紧凑,富于力度。

B.“斯志”“孤游”两句,承上启下,从描写旅途所见之景,过渡到感怀人生际遇。

C.“兼涂”“半菽”两句,写无暇休息,粗陋的饮食也来不及吃,表现旅途的艰辛。

D.诗人认为,君子树立威名后再发号施令,小人就会谨慎小心,为之拼死效力。

13.“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两句中,作者写江河水寄寓哲思。下列诗文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B.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

C.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曹邺《蓟北门行》)

D.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14.有人认为本诗“高柯……倾翼”六句描写景物“既合乎自然,又邻于理想”。请从中任选两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洞庭湖畔岳阳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多少文人墨客在诗文中吟咏:杜甫低诵“戎马关山北,”;范仲淹高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后人到此,也不禁诵读古人诗句“,”,赞叹洞庭湖的无边无际、烟波浩渺。

②北宋词人范仲淹和周邦彦都填过“苏幕遮”。范词以“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直抒胸臆,周词以“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间接抒情。

③《前赤壁赋》中,苏子与客问答之间,由眼前的明月想到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联想到英雄已逝,引发了人生短暂的悲慨。

12.(3分)D 13.(3分)C

14.(6分)答案示例:

诗中的景物既是自然景物的如实再现,又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志。如“冰闭寒方壮”描写冰封万里寒意正浓,准确地抓住了冬天景物寒冷肃杀阴郁的特征,又是作者才华无处施展、内心苦闷压抑的写照。“风动鸟倾翼”描写猛烈的寒风中鸟儿奋力展翅,准确地抓住了鸟在寒风中飞翔的瞬间姿态,又是作者不甘于现实压制,竭力抗争的写照。

【评分参考】“合乎自然”“邻于理想”每点3分。

15.(8分)①凭轩涕泗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示例: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②化作相思泪梦入芙蓉浦

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丰台期末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3题。(12分)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1】

[宋] 黄庭坚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2】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3】

谁倚舵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4】

注释:【1】此诗为诗人离京赴太和县任时告别友人之作。黄十七:黄介,字几复。【2】涴:污染。【3】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曾记其牧羊成仙事。叔度:即东汉黄宪,志向高洁,不应官府征辟,时人赞其气度“汪汪若千顷陂”。【4】斗杓:指北斗星。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黄介心情极为烦闷,作者理解其愁虑繁深,因而邀他出游以消心忧。

B.颔联写明月倒映于浑黄的汴河却依然澄明,岸上碧树让人感到秋天的凉意。

C.颈联用典,写黄初平牧羊成仙之事虚诞渺茫,也很难像叔度那般一醉方休。

D.尾联勾画出一幅秋夜图,楼船笛声,北斗高挂,无限情愫融入静夜笛声里。

12.本诗以景结情,下列唐诗中没有运用该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B.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C.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

D.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本诗与《赠别几复》均运用了“月”这一意象,作者在两诗中运用该意象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赠别几复

[宋] 黄庭坚

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苹。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见平生。【1】

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

注释:【1】发药:意为善言劝人以当药石。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曹操《短歌行》情感丰富,其中“,”两句借用《诗经》中的原句,含蓄表达对贤才的渴慕。

②“序”是古代一种常用文体,或叙事,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王勃《滕王阁序》借“,;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句含蓄表达了对都督阎公治理才能的赞赏之情。

③古人登高,常产生诸多人生感慨。比如杜甫《登高》“,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四句表达了个人之悲与家国之忧。

④高一(1)班学习经验分享会上,语文课代表说:“古人云‘ ,’,语文学习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在长期坚持积累。”

11.C【解析】“也很难像叔度那般一醉方休”有误,原诗意为“不如像叔度般一醉方休”,指不妨酒中陶醉而内心澄澈明净,如东汉黄宪的怀抱。(3分)

12.D【解析】D项,没有用以景结情手法。(3分)

13.【解析】(1)《汴》诗中的“月”是实写的明月,与“黄流”意象合用,意指澄明的秋月倒映在汴河中,河水一片浑黄,而明月依然澄明。作者在邀请朋友出游以消其忧的情境下写到不能被浑浊的汴河水污染的明月,是在含蓄劝勉友人要保持明月般澄明高洁的情怀。(2)《赠》诗中的“月”,是虚写之明月(是诗人想像中的明月),诗人想象别后明月空照今天与友人邂逅倾谈之地,而相遇倾谈已成往事,心生对友人的不舍与离别愁情。

【评分标准】每点3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情感”1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4.(8分)①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②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

③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④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房山期末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3—15题。(共10分)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1】

宋·赵佶

裁剪冰绡【2】,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3】,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4】。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5】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注释:【1】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覆国后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时途中所作。【2】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3】靓(jìng)装:美丽的妆饰。【4】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指天上仙宫。【5】凭寄:托谁寄。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1】,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2】,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1】午桥:在洛阳南面。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2】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13.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词中,词人用“靓妆”“艳溢”形容杏花娇艳动人,是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第一首词中,“故宫何处”所蕴故国之思与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蕴含的情感相近。

C.第二首词中,词人用“忆昔”一词引出了对二十多年前在午桥上与洛中友人饮酒之事的回忆。

D.第二首词中,“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蕴含了词人对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在内的经历的感慨。

14.下列选项中与第一首词“淡著胭脂匀注”一句所用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多情只有春庭月(唐·张泌《寄人》)

B.月移花影约重来(宋·李清照《浣溪沙·闺情》)

C.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D.日边红杏倚云栽(清·曹雪芹《红楼梦》)

15.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杏花,但写法和寄寓的情感都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每空0.5分,共6分)

①《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

②《逍遥游》中指出了大鹏高飞依然有所凭借的两句是“,”。

③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中的“”这句话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④白居易《琵琶行》中“,相逢何必曾相识”交代了诗人自己与琵琶女情感产生共鸣的原因。

⑤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⑥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雾气笼罩的江面上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句子“,”与王勃《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有着相似的意境。

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这一句写作者自认为勇武不减当年,可以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

13.(3分)A【描绘杏花娇艳的意图是与下文杏花因风雨而凋零的景象形成对比,抒发意外的变故与打击给自己带来的愁苦之情与凄凉之感】

14.(3分)D(“淡著胭脂匀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杏花”拟作使用“胭脂”化妆的女子的妆容。A项用“多情”一词将“月”拟人化。B项用“约”将“花”“月”拟人化。C项用“弄”将“花”拟人化。D项中的这句诗在《红楼梦》中出现过,曹雪芹引自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比喻别人考中进士并表达羡慕之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借皇家权贵之恩中举者的不满;《红楼梦》引用此句意在暗示探春远嫁海南镇海总制周家的命运;但没有用到拟人手法。)

15.(4分)答案要点:

赵佶的词写杏花采用了精笔细描的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表现方法,形象地表现了杏花盛开时的美丽与遭无情风雨摧残而凋零的愁苦凄凉之情,暗寓失去国家的悲怆之情。(2分)

陈与义的词中写杏花用了简笔白描的手法,勾勒了月光中杏花与疏淡的影子相映的画面,作为吹笛的背景,表现了当年跟豪杰们一起饮酒赏月品笛的美好感受,跟下片形成对比,表达朝代盛衰引发的悲凉之情。(2分)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6分)

①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②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探讨: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③学不可以已④同是天涯沦落人 ⑤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⑥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⑦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石景山期末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5题。(共11分)

喜观【1】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杜甫

其一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竟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

其二

待尔嗔乌鹊【2】,抛书示鹡鸰【3】。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4】。

注释:【1】观:杜观,杜甫的弟弟。【2】乌鹊:古人认为鹊噪预示远人将归。【3】鹡鸰:多活动于水边的一种飞鸟。《诗经·常棣》中有言:“脊令在原,兄弟急难”。【4】星星:形容稀疏白发。

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首联写“巫峡”“终南”,交代兄弟分离,又与尾联“泊船”“归秦”相呼应。

B.第二首首联以“待”字起笔,时间被拉长,诗人的情绪转与乌鹊、鹡鸰,叙写生动。

C.诗人讲究用字,表意精准,如“竟”表现答问细述全面,“嫌”反衬出等待时的心情。

D.两诗多用衬托之笔,如“儿童问”、“嗔乌鹊”、“示鹡鸰”,衬写出诗人收书后的心情。

14.诗人善于想象,虚化入笔,开拓诗境。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颔联写诗人病中收到书信,知弟尚活,见信如面,想象两人朝夕相对。

B.第一首尾联承上句,诗人知弟冒险而来,想到泊船后要慢慢商议“归秦”事。

C.第二首颈联先写诗人登江阁翘望,再写想到弟弟乘船一定数算着到达的距离。

D.第二首尾联写诗人在等待中预想兄弟会面后,叙谈十年颠沛流离的各种经历。

15.这两首诗的题目说的是“喜观即到”,但两诗中所写心情并不单是“喜”。请谈谈这两首诗分别抒写了诗人怎样复杂的心情,并比较其侧重点。(5分)

16.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同为咏荷,周敦颐爱其“出淤泥而不染, ”的品质,周邦彦喜其“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之神韵。

②洞庭天下壮观,自古骚人墨客题咏极多。杜甫暮年登岳阳楼,以“,”

写湖之壮阔;范仲淹题记岳阳楼,亦先赞洞庭湖大观,“,吞长江,,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③在“校园绿色低碳生活”主题活动中,学生会倡议大家拧紧水龙头,不浪费一滴水;人走随手关灯,节约每一度电;吃光盘中餐食,不丢弃点点食物……正如古人所言“,”,从点滴做起,共建绿色低碳校园。

13.(3分)D

14.(3分)A

15.(5分)

第一首,诗人抒写了兄弟天各一方的悲伤,收信时的喜悲交织,对战乱中冒险而来的弟弟安危的担心,以及预想弟弟到后一起商议“归秦”事的悲喜交织。侧重表达喜中复杂的悲。

第二首,诗人盼弟不至,与乌鹊、鹡鸰相言,抒写溢于言表的喜悦及不安焦虑。“嫌津柳”“数驿亭”更见诗人盼望中的急切。盼弟未至,揣想兄弟见面话十年事及早已愁白的头发,悲又深沉。侧重抒写喜悦中的急切期待。

16.(8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 叶上初阳干宿雨

②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衔远山 浩浩汤汤

③示例: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大兴期末试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6小题

《拟古诗八首》(六)

鲍照①

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

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

岁暮井赋讫,程课②相追寻。

田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③。

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

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

不谓乘轩④意,伏枥还至今。

注释:①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因宫廷内部斗争死于乱兵之中。②程课:定期的捐税。③兽藁(gǎo):喂兽用的禾秆。上林:皇帝射猎游乐的场所。④不谓:不料。轩,古时大夫以上所乘的车。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竹林幽深难有柴,山涧阴寒难长黍,开头两句赞叹人们在绝境中求生存的坚毅。

B、“朔风”“号鸟”两个意象分别从触觉、听觉两个角度渲染出环境的极端恶劣。

C、“岁暮”二句,从“讫”到“相追寻”,时间上衔接紧迫,写出人们承担的赋税多。

D、“田租”二句的“送”和“输”为“河渭”四句作铺垫,写出人们服徭役的各种悲苦。

15.“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中的景物描写不仅渲染氛围,还强化了诗中人物的痛苦。下列诗句中的景物描写作用相对较弱的一项是(3分)

A、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白居易《卖炭翁》

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16.比较鲍照诗和白居易的《观刈麦》(节选),分析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爱国情怀在经典作品中多有体现,如烛之武在大兵压境之际“①,见秦伯”;是曹刿在乡人劝阻之后依然以“②,③”为由入见庄公。爱国情怀还体现于杜甫《登岳阳楼》尾联“④,⑤”中的忧国之泪;体现于辛弃疾《菩萨蛮》结句“⑥,⑦”中的愁苦幽愤;体现于《国殇》中楚国将士“⑧,援玉枹兮击鸣鼓”的不屈不挠。

14.A(3分)

15. B(3分)(选C,2分)。

解析:

A、“风怒号”三字,把秋风拟人化,渲染秋风咆哮。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被卷起层层茅草,烘托出诗人焦急万分之情。

B、夜降大雪,且有“一尺”之厚,有天气寒冷的意思,但谈不上渲染,也不是烘托卖炭翁艰难痛苦。实际上是交代老翁一大早赶着牛车沿着那结了冰的车道向集市赶去的背景——天冷是卖炭的好时机。

C、渲染了空气清新、盎然生意的春天景象。“柳色新”三字既是写时令节候,也是离情别绪的心理映现。但乐景哀情的烘托并不浓厚。

D、这里用了一个“烟波”,就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渲染出来了,“使”字的运用,便将“烟波”与“日暮” 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16.(6分)参考答案:

相同点:两首诗都抨击了封建统治者剥削百姓的虐政(1分),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1分)。

不同点:鲍诗同时抒发了无法施展怀抱来改变人民悲惨现状的郁闷(2分)。白诗抒发了自己不事生产却享受优厚待遇的愧疚心理(2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

17.(8分)①夜缒而出,②肉食者鄙,③未能远谋,④戎马关山北,⑤凭轩涕泗流,⑥江晚正愁余,⑦山深闻鹧鸪,⑧霾两轮兮絷四马

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推荐阅读:东西海朝丰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答案汇总

声明:本文来源于高中语文经典试题,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aokao)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0北京高考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2019年高中统编教材:语文背诵古诗词共20篇2019-08-27

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彭敏 兴趣和背诵是学习古诗的最好方法2020-02-11

高考作文素材:盘点疫情中那些振奋人心的古诗词2020-03-11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