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0全国重点高校强基计划全面解读 带你了解强基计划

2020-01-15 15:29|编辑: 谢老师|阅读: 719

摘要

“强基计划”既给综合学生设计了选拔机制,也给极少数的竞赛尖子留出了通道。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强基计划”,拉开2020年重点高校高校招生的大幕。

这半年来,许多高校、高中、家长和学生都在等待政策落地,各种“风声”四起。如今《意见》一出,一锤定音。

先说结论:“强基计划”既给综合学生设计了选拔机制,也给极少数的竞赛尖子留出了通道。

“强基计划”的许多制度设计,在此前上海、浙江等改革先行省份不难看到相似的安排。“强基计划”既吸收了此前改革的宝贵经验,也提出了诸多合理的创新。

“强基计划”到底是什么?

《意见》第二条“试点定位”,字字珠玑,句句有深意:

(1)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3)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4)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与之前的招生政策相比,“强基计划”更加强调了设立目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关于选拔要求:要么综合素质优秀,要么基础学科拔尖。

从自主招生联盟、到综合评价与自主招生并立,再到如今的“强基计划”,政策调整的背后,选拔的标准实质并未改变,竞赛、综合两条路仍然明确。盲目鼓吹“不搞竞赛没出路”或者“全部回归裸分”,都是有失偏颇的。

《意见》规定“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授权由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但这种授权有一定限制,即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因此招生的专业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语言学等相关专业。

基础学科的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电子、信息、材料、机械、能源、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发展,进而服务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

因此,“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由各个高校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自主确定,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文、历史、哲学等基础学科为主,但也可能包括少部分电子信息、材料、机械、计算机等与国家重大战略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

“强基计划”到底怎么招?

在《意见》第三条“招生学校和规模”当中,明确了36所开展“强基计划”招生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明确了招生计划分省设置,分省招生

在《意见》第四条“招生办法”规定两种选拔标准:

(1)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
(2)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3)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与此前自主招生和老高考地区的综合评价不同,“强基计划”不再设定降分录取,而是采用更接近上海、浙江等地的综合评价招生方法的计分规则,按照“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的方式计算考生综合成绩录取。

参考上海、浙江的综合评价招生方案,高考750分按比例折算为85分,高校综合考核(笔试、面试)的成绩折算为15分。按照折算出的综合分数,重新排队,依次录取。换言之,8.82分的高考分数换算成1分综合分,其余15分的校测考核就变得相当重要。

“强基计划”的综合计分方式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有力补充了高考在高分段区分度。

就像家长曾表示,高考比前几年更难,为什么高分段的学生反而更多了呢?例如2019年四川省理科共182人超过了700分,使得清北最终的分数线也达到了704分、706分。

“强基计划”推行后,入围分数线确保了学生的学业水平,更有区分度的校测则是高校优中选优。就像前几年的北大博雅、清华领军计划,也是通过难度高于高考低于竞赛的笔试(数学物理等)以及面试,确保选拔出更加拔尖的人才。

入围人数是最终录取名额的倍数。仍然以上海和浙江为例:清北在浙江分别以录取名额的1.7倍、1.6倍设置入围名额,在上海则大致以录取名额的4倍设置入围名额。复旦、交大在浙江分别以录取名额的4、3倍设置入围名额,在上海则以录取名额的1.5倍设置入围名额。

换言之,“强基计划”入围校测后,通过率大致在25%至67%之间。

此外,由于入围人数是最终录取名额的倍数,因此入围分数线也会比该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低不少。

例如复旦2019年上海综评的入围分数线是559(物化专业组)、576(不限专业组)。由于上海高考满分是660分,换算成750分制就是:选考物理化学的学生高考分数超过636分,未选考物理化学的学生高考分数超过655分,能够进入复旦综评的校测。

“强基计划”怎么考?

《意见》中明确了高校综合考核的形式包括笔试、面试或其他形式。

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答记者问中,也明确了“强基计划”的选拔流程。结合《意见》的规定,在这张程序图中已经相当明了:

在流程上,“强基计划”与原来的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高考出分后根据高考成绩确定入围名单,在入围名单的学生参加高校组织的考核。

也就是说,3-4月份仍然需要报名意向高校的“强基计划”并通过初审,在高考出分后,高考分数超过入围分数线的学生,才能参加高校组织的笔试、面试考核。最终按照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的成绩计算综合分数决定录取。

不走“强基计划”,就进不了好大学?

那么是不是不走“强基计划”就不能进入好大学了呢?

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

参考上海的经验,此前清北每年在上海合计招收约200名学生,其中100名通过综合评价录取,50名通过普通批次录取,其余50名则通过外语保送、竞赛保送、自主招生等方式录取。复旦(含医学部)在上海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600人,普通批次录取110人。

如果把目光放宽到其他开设上海综合评价的高校,同济大学在上海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240人,普通批次合计招生198人。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通过综合评价录取141人,相对于超过240人的普通批次录取情况,综评录取其实已经不占多数。

如果再把目光放宽到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人数就远远少于普通批次的录取人数了。

关于“强基计划”和裸分的比例,在《意见》中也强调“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遵循“一校一策”原则。

对于清北复交等顶尖高校来说,按照高考分数占85%+高校综合考核占15%的方式更符合人才选拔的要求,但也同时会给原来的高考录取方式留出一部分计划。

对于其他学校来说,裸分录取仍然还会占本省招生计划的相当大的一部分。

“强基计划”能报多少所学校?

许多学生和家长或许有疑问,“强基计划”是不是只能报1所学校?

尽管《意见》中并未给出具体规定,但参考上海、浙江此前的改革经验,这两个问题并不难回答。

以上海综评为例,学生可以报名多所学校,如都通过了初审,在高考出分后可以填报4个不同的专业组(可以是不同学校),但该志愿只能投档一所学校且参加一所学校的考试(不同学校考试时间亦冲突)。

在浙江,学生则可以报名多所学校,也可以参加多所学校的考试(如时间能错开),但由于浙江三位一体在高考出分前测试,政策有所不同,此处不赘述。

因此,我们大胆推测,“强基计划”在报名阶段可以填报多所学校,一个学生也可入围多所学校并参加考核。

由于高考出分后时间紧,不同高校的考核时间也可能会“撞车”。但在报名阶段,最重要的还是衡量学生的实力、确定意向高校,而不是过分纠结是否时间“撞车”。

“强基计划”批次怎么算?

许多学生和家长或许还有疑问,“强基计划”的批次和普通批次、提前批次的关系是如何?

仍然是参考上海、浙江此前的经验,上海综评和浙江三位一体的录取批次在所有批次之前,在普通批次(一批)填报开始前完成提档。

在《意见》中也提到了“强基计划”在7月5日前确定录取考生名单,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这个时间节点也在绝大部分省份普通批次的填报开始之前。

这意味着,“强基计划”的批次顺序也在其他批次之前,即便未通过“强基计划”录取,也不影响后续填报。

竞赛生怎么办?

关于竞赛生(此处指至少拿到省一的学生),《意见》中规定:

(1)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2)对于符合高校破格入围条件的考生,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高校招生简章确定的要求,且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因此,“强基计划”实际上也给此前在全国决赛取得奖项,或在飞签、金秋营、化学春联、化学前沿营等考核当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等高校认定的学生相应的解决方案。

《意见》中也明确了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一本线的规定,这意味着高校飞签或是金秋营当中颁发的被认为等同于“最优惠政策”的“一等奖”,很有可能,还是一本约。

这一年来“拿着奖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一放了。

但要注意,控制竞赛规模的政策导向仍没有变。《意见》中强调了可以破格入围的学生,仍然是——极 少 数

政策一出,必定会有大量的主营竞赛培训的机构,曲解政策,鼓吹“竞赛唯一论”。

我们仍然要强调,竞赛仍然是“极少数”有天赋、有特长的学生的通道。

目标清北,一般省份的学生必须进省队且具备金牌/银牌前段的实力;少数几个竞赛强省的学生必须拿省一且具备在竞赛营等考核中睥睨全国强手、斩获签约的实力。

对于以其他学校为目标的学生来说,是否真的有必要在竞赛中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去砸出一个入围线下20分、30分的优惠?

同样的时间、精力、金钱投入到高考中,又何止是这些?

裸分过线,不香吗?

参加高校营的学生怎么办?

如今正在进行的清华文科营、工科营、寒假课堂,以及即将举行的北大新春学堂,还有刚刚公布“优秀营员”结果的北大暑期学堂。

这些面向综合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的夏令营、冬令营,毫无疑问可以理解为高校对于一部分综合或竞赛突出的顶尖学生的预选拔。

此前,清北在高三寒假举办的文科营、工科营、寒假课堂、寒假学堂(现新春学堂),通过营内的笔试或专业考核的方式,确定博雅领军的优秀、A+、A评级,对应综评的免笔试或保一定额度降分优惠。

“强基计划”推行后,我们大胆推测:

这些综合营,也是通过营内的笔试优中选优,提前给予一定的认定,或提高初评分数,或免去校测的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环节。

北京高考在线评论:

在过去半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线上、线下的政策讲座。以下几点,再讲一遍:

1、我们反复强调,优秀高中生的路径规划,其实就是综合、竞赛两条路径,非常清晰

2、我们强调,即使新计划高校范围扩大,真正区分顶尖学生的还是清北复交浙科的计划。目标非顶尖名校的同学核心路径还是高考裸考;

3、我们强调,综合评价的准备要进一步提早。高一升高二暑假开始综评准备,高二准备完毕,高三抓综合,高考成绩非常重要;

4、我们强调,竞赛的分流进一步提早,高中应该及早分流。类似成都某竞赛名校高一分流竞赛班非常合理,高一大批量搞竞赛不合适。

如今,政策落地,该做出你的选择了。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aokao)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0高校强基计划

2020年自主招生不再组织 强基计划来袭2020-01-15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2020-01-15

《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2020-01-15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