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范围将有哪些变化?考生应该如何备考?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0年高考语文命题方向预测及考生备考策略,供各位考生参考!
语文:强化立德树人 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考试范围的变化
在语文考试中有许多考试内容是需要我们背诵的,尤其是一些古诗文默写部分,在以前在考试中根据考生所学习课本以及所在地区的不同需要背诵的篇幅也是不一样的,考生们如果明年要参加高考的话,可以根据当地教育部门下发的通知以及老师授课的重点来进行学习,避免因为背诵科目过多而浪费自己的时间,或者是因为背诵过少而影响自己正常考试的发挥。
预测分析
2019年高考新课标有这样几个特点:轻套路,重分析;轻术语,重领悟;轻知识,重思维。分析2019年与2017年试卷,可以预测2020年高考的一些方向,有几个点是应该注意的:
一、了解稳定性。
1.基本能力点的稳定。如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能力点的稳定;
2.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的稳定,全国一、二、三卷,2017年、2018年试卷没有变化,2019年高考就开始发生了变化,考得越来越活;
3.强化立德树人,深蕴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稳定。比如名句默写题型,全国一、三卷的作文;
4.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稳定性;2018年全国二卷考测的文化常识:豪右、顿首、茂才等;2018年全国二卷语言文字运用考测的语段“戏曲”等。
二、洞知常考点,时事入题已成常态,如2019年全国一、三卷作文的命题,全国二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创新”。
三、明晰新趋向,高考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
1.选材的多样性;2019年全国三套小说,既有现代小说,又有当代小说,既有常规小说,又有回忆小说等有创新写法的小说;
2.注重了对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的考量;2019年试卷比2018年增加了千余字。
3.强调设置具体情境下的考查;2019年语用题,将原来独立的三个语用题,转换为同一个语境下的设题。
备考建议
一、强化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体验;注重教材传统文化知识的梳理,随文积累;渗透核心价值观的人物事迹、新闻事件和文学作品的材料要注意训练。
二、增强“时事语文”意识;用好生活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国家和民族肩负的责任。
三、创设语境,变换语境,进行真实语境下过关训练;强化不同类型思维训练,比如训练学生将“水杯,字典”进行相关联想;增强答题时间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的方法。
2020年备考应该注意的是:
第一,更加注重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高举立德树人的旗帜;
第二,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的认识;
第三,渗透中华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
第四,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五,任务驱动一定会坚持;
第六,在当前大力提倡“核心素养”的大背景前提下,想办法展示“核心素养”;
第七,开阔阅读视野,既要研读高考满分作文,又要多读一些好的期刊。
声明:本文来源于搜学网,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aokao)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