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新高考考验高校招生能力

2019-07-11 14:19|编辑: 张老师|阅读: 245

摘要

北京新高考马上就要来,北京市2020年高考开始,设等级考与合格考,新高考改革实施以后,对于高校招生,意味着什么呢?

高招季,录取工作陆续展开。多年来,在统招统分的“旧”高考制度中,高校的主体性地位缺失,招生工作技术性难度低,致使招生力普遍孱弱甚至“空白”,“招生办”实为“接生办”的说法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刚刚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可以显见,在新高考改革不断推进、高中育人方式大变革的今天,高校招生力正面临严峻考验,“提质增效”的紧迫性迅速凸显。好生源人人渴求,怎么招是门学问,让我们看看专家和“奋战”在一线的招办主任们怎么说。

自2014年我国颁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高校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成为新高考制度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然而,尽管高中积极响应对学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也初见成效(如学业水平考试赋予了学生选择权),但高校招录机制的改革进展明显偏缓,依然存在如录取时仍遵循分数绝对优先的原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硬参考难被落实等问题,同时,招生政策和标准也难以体现高校自身的办学定位、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

高校需主动建设专业化的招生力

招录机制的变革之所以艰难,除了招生自主权有限、国情文化约束、制度设计漏洞等外部因素,也与高校自身招生能力的不足休戚相关。在统招统分的“旧”高考制度中,高校的主体性地位缺失,且招生工作技术性难度低,致使招生力普遍孱弱甚至“空白”,“招生办”实为“接生办”的说法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进入新高考模式后,尽管在摸索过程中招生力有所加强,但仍然有许多高校要么不认为自身能胜任下放的自主权、选拔匹配生源的内生性动力不足,要么囿于专业能力的缺乏而实质上或倾向以看分为主。有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虽然前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执行综合评价上仍然缺乏明确思路和科学做法。

高校招生力欠缺的具体表现,包括招生目标不够明确、招生程序不够专业、招生管理机制不健全、组织运行不力等。其中,缺乏充足且接受过专业训练、积累足够选才经验的招生人员,是影响招生力的核心因素,也是制约招生成效的突出问题,这一点在国内顶尖大学也不例外。

目前,高校提升招生力已迫在眉睫。正在全面推进的新高考对高校提出了不少要求,包括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明确到每一个招生专业中;制定科学规范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组织专业人员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对档案材料作出客观评价;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执行更具特色的招生取向和办法等。这对长期处于“照办”状态的大批高校的招生能力和技巧提出了巨大挑战,既尚未做好准备,也欠缺相关经验。因此,在新形势下“正走向招生前台”的高校,特别是作为自主招生探索急先锋和为精英教育选拔英才者的“双一流”建设校,亟须主动建设专业化的招生力。

理念、技术共同发力破解招生力不足难题

高校破解招生力不足的难题,须双管齐下,从理念和技术层面共同发力。

在理念层面,首先需要明确招生工作的重要意义。“苗好一半谷”,生源的质量显著地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成效。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建设,更离不开一流本科生的贡献。同时,术语“招生”(admission)源自拉丁语,可以被译为“朝向使命的”(toward the mission)。在国际上,生源被普遍视为机构的命脉,高校的办学使命通过招生得以传承。故而招生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既事关高校自身发展的前景,也事关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其次,需要正视招生力提升的显著价值。拥有专业的招生力是招生专业化的精髓,也是促成招生专业化的前提。目前,我国招生工作的组织化水平偏低,只有达到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实现新高考制度设立的各项目标,才能出色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选才任务。而没有能力为支柱,再好的制度设计和工作要求也很难落实,蓝图只能沦为空图。是故提升招生力,被不少学者一致视为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另外,发达国家的名校均为自主录取生源,我国高校提升招生力后有益于参与高等教育人才选拔的全球对话和竞争。

在技术层面,高校可多维度多途径推进招生力的建设。其中,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招生队伍最为关键。招生队伍由专职招生官、兼职评价者和招生志愿者组成,且不同角色的构成与任务有别。鉴于我国高招工作的传统和现有基础,专职招生官为招办的工作人员,负责招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包括安排招生宣传、校测实施、录取通知书发放、处理申诉等业务,确保招生过程遵守设定好的招生原则和质量保障要求,以及给考生材料增加从其他渠道获取的相关信息,以方便评价者有更全面地了解。兼职评价者以高校的学科教师为主,也可包括高校思政与管理教师、校友、高中教师,负责对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面试表现、笔试答案等的评价,通常以小组的形式工作,评价结果是校测录取的依据。招生志愿者为在校学生,负责校园导览、宣传大学学习与文化生活等。

不管是哪一类成员,在遴选时对工作素质需有相应的要求,比如招生官应具有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参与评价者应熟知招生政策并具有评价经验,招生志愿者应了解学校历史和校情、具备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对各类成员都应进行业务培训。例如,对评价者应提供精心策划并要求参加的正式培训,至少包括:概览培训,即在招办人员的带领下,知晓高校寻求生源特征、评价准则、评价流程、往年录取情况等信息;分组模拟评议,即将以往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或面试视频作为评价样本,通过对照受训者的评价结果与以往真实的评价结果,并对结果偏差进行讨论和反思。只有培训合格者,才能保证对工作的胜任。

除招生队伍的专业化外,高校还应建立完善的招生指导委员会制度。招生指导委员会由学科教师组成,因为招生工作说到底是为了给教师挑选教学对象。招生委员会发挥学术权力的主导作用,负责制定和调整招生政策,并评估招生结果,以确保招生政策有效执行。同时,高校须加大对招生工作的资源投入。另外,招办可联动院校研究办公室等部门,对招生数据进行分析,比如对招生手段开展信效度检验,以更好地实现科学、公平选才。

声明: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aokao)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北京新高考政策新高考考验高校招生力

2020年北京新高考来了,北京复读究竟利大还是弊大?2019-06-28

北京市2020年新高考等级赋分制是什么?2019-07-05

北京市2020年新高考出现了哪些问题?优势是什么?2019-07-05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