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从《论语》到“城市化”,专家这样点评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卷

2019-06-12 13:45|编辑: 谢老师|阅读: 260

摘要

今年的语文试题,突出对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的引导与激发,深化考生对祖国的热爱与理解。坚持对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注重学科情境设计,突出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引导考生观察生活,积极思考,注重应用。

“我写得笔都快飞起来了!”今天上午11点半,高考第一场考试结束,卸下了初进考场的紧张,孩子们放松了不少。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今年的语文试题,突出对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的引导与激发,深化考生对祖国的热爱与理解。坚持对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注重学科情境设计,突出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引导考生观察生活,积极思考,注重应用。

关注身边世界 培养社会责任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介绍,今年的语文试卷,多角度联系现实生活,意在引导考生加强对身边世界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

比如,多文本阅读,选取了一组关于“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材料,三则材料,面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的是引导考生了解在人类现代文明飞速发展中对生态系统的深刻影响,使考生对生态环境和生态伦理有着更加深入的认知,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对生态文明建设、人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维护地球家园有所思考,培养考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散文阅读,从文化角度呈现出北京城与人之间不同层面的精神连接,既有细腻的感性认识,又有自觉的理性思考,对学生重新认识周边的世界,深层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内在关联,有一定的启发。

此外,古代诗歌阅读,选取两首题画诗进行比较,开拓了诗歌考查的选材范围,把文学与艺术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从总体看,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在文本上涉及社会、自然、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力求从多个角度,引导考生‘远’且’近’的目光,理解当下中国,理解个人的生活世界,从生活中发现‘小我’与’大我’的关联。启发学生从’小我’出发,关心‘大我’的命运。”专家表示。

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在今年的试题中,还突出了对考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引导语文教学重视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促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综合发展。

比如,对文化经典《论语》的考查,在坚持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经典基本方法。第12题阅读材料取自《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一段论述,第①题考查考生在理解整段文意的基础上把握孔子的思想。第②题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解说不同学者对的解读,这不仅是语言知识层面的解读,更需要依据孔子的思想来解读。“两道小题考查的切入点虽然不同,但都强调要把语言理解与思想的把握有机结合。《论语》作为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有很多观点至今仍然保留着积极的思想价值。试题启示语文教学,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不能仅局限于语言知识层面的解读,要重视对其中优秀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吸收与陶冶。”专家表示。

再比如,第16题第④题,要求考生用古诗文名句来评价在阅读经典时的行为,考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并且要能根据情境特点,调用知识储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试题引导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但不是僵化灌输,而是重视知识的内化,从而掌握灵活运用的方法。”

开放试题不设唯一答案

专家表示,在今年的试题进一步增强了开放性,鼓励考生的创造性阅读与表达。比如,第6题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多文本三则材料的观点,思考不同观点的出发角度和条件依据,并从中获得认识问题的启发。第21题要求考生谈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的认识与思考,第16题中第④题要求考生灵活运用古诗文名句回答问题,“这些试题都不设唯一答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对问题、对生活的个性化理解和感受作答。”

同时,第22题微写作继续坚持 “三选一”的命题形式,结合名著阅读,读写结合进行考查,三道题在写作的内容和表达任务设置方面各有侧重,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试题为考生发挥自身学习优势提供了选择空间,让考生能够在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和开放空间中展示其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阅读与表达成果。”

专家点评

【大作文:让所有的人有话可说】

今年北京作文总的来看,没有阅读的积淀、没有对文化文明的体悟、没有对时代的关注、没有个人的思考,枉谈成文。

总观题目,大方向大色调没变,我们依然能够清晰发现学生熟悉的点: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五四运动、祖国华诞……然而,这些点又都不是单独存在,他们都有着依托的题目主体。

写议论文,核心在于理解“韧性”,“韧”的前提——自身的柔软坚实;“韧”的环境——经风雨历坎坷;“韧”的特点——不折断;“韧”的具象——中华文明……如此这般,学生在细致的审题分析过程中,已经可以梳理清楚写作的思路。

有了清晰的立意与明确的写作方向范围,再看适用内容的提示:爱历史的,讲历史变迁;懂文化的,聊思想文化;重积累的,说语言文字;有爱好的,谈文学艺术。就算是了解甚少、理解泛泛,也可以直接联系社会生活,放眼看看国人品格。让所有的人,有话可说,又不至于信口开河;注重底蕴,又不流于陈词滥调。

再说记叙文,固然有19年的大事,戳中平时备考的重点与痛点。看写作主体,是学生赋予2019年的色彩,给予了学生写作的空间;2019年的色彩,更该是学生的个性色彩。同时,前提条件里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缺一不可。更该重视的,作文是将这些因素综合全面结合在一起,寻找一个事件,挖掘一种内涵,注入一份情感,绘制一方色彩。

由题目思语文,语文要什么?扎实的基本功!不是投机取巧的看些时事,不是急功近利的找些技巧。能看懂题,需要的是能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能整合内容,需要的是思维的品质;能结合具体内容,需要的扎实的积累;能顺畅表达,需要的是到位的语言表达功夫。

【小作文:让阅读向深处广处延展】

小作文同样体现这一特点。三篇题目,断续锁定名著阅读,而这样的阅读,也在向深处广处延展,使得学生课外的阅读,必须到位。从情节上,要了解《呐喊》的各篇结尾,不仅能讲故事,更要说启迪;从人物上,锁定《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特点要说出“内心强大”,知其事,更要解其人;从情感上,赞美《边城》与《红楼梦》中“心清如水”的人,触其心,更要表己情。

读书要求,有大有小,可放可收;写作要求,能叙能议,要情要思。可以说,在小作文身上,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语文的全面素养要求。

为今年的作文题点赞,不管如何,语文毕竟是语言文学的艺术,她的灵气,是任何风潮,所抹煞不去的,是为,语文的韧性。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aokao)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卷北京高考语文卷评析

2019年北京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2019-06-11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19-06-07

没有更多了

  • 2024北京高三一模

  • 2024选考科目要求

  • 专业录取分数线

  • 2024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海淀一模试题

  • 西城一模试题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福利领取

    福利领取

  • 强基综评

    强基综评

  • 高考指南

    高考指南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 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

  • 选科指南

    选科指南

  • 升学招生

    升学招生

  • 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京考一点通

bjgkzx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