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各区高三二模已经结束,考生如何根据二模经验备战高考呢?北京高考在线网整理了2019年海淀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分析,供参考!
一、整体说明
在当前高考改革大背景下,本次海淀区二模考试充分体现了最新高考改革精神,从整个试卷来看,坚持了北京这几年自己物理试卷的特色。同时从今年的试题来看也符合高中考试大纲要求的对“五大能力”的考查,而且兼顾了试题的灵活性,体现了过程与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考查了学生必备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实验探究、信息搜集与处理等多种能力进行了考查。
2019年二模考试,在题型、考查的内容和范围、命题形式以及命题材料等方面,均稳中有变。整体来看,本次考试难度相较于往年的考试难度稍微下降,但本次考试题目相较于以往考试来说,更加灵活多变。
海淀区二模物理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更坚持把能力考核放在首要位置,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从而考查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具体分析
新的高考改革实施后,着重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知识,把握物理情景的本质特征。比如海淀区前四道选择题依然重点考查了学生对热学、光学、原子物理以及原子核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后面选择题重点围绕着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电磁感应以及机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相关题型做一个深入考查,第十九题依然延续高考以往的出题思路和风格,重点考查学生对演示实验的基本原理以及现象规律的掌握情况,第二十题依然围绕着最新的生活科技进展,依托新知识新材料考查学生能否将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1.考查核心知识,基本的物理方法以及基本的物理模型
在本次二模考试中对考生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考查的题目占了试卷的大部分篇幅。比如选择题第17题考查了学生对电磁感应中的动生电动势以及感应电流是否能够判断准确;选择题第18题考查了学生是否对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熟练应用。实验题中规中矩,依然延续以往的出题风格和难度设置,涉及到力学以及电学对应的重点实验。
【典型试题】
按照题目要求,学生需要理解题中所给出的不同的平均力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相关知识不难求出第一问。而第二问对学生数学推导能力有了一定要求,需要学生不光对重要的物理原理和物理概念深入理解,还要学会推导公式。第三问把图像和动能定理以及动量定理巧妙结合,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准确的应用图像所给的信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形式灵活新颖,是近年经常出现的命题形式。
2.题型大胆探索,注重能力考查
本次二模考试对当前生活和科技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考查。比如选择题20题考察了光电效应的深层次应用,学生熟读完材料后需要大胆假设然后进行推理。计算题第二十四题涉及到电场对电子不光可以加速还可以进行会聚或者发散,相对难度较大。本次二模考试某些题型大胆创新,题设新颖,符合最近几年的北京市高考物理命题趋势。
三、备考建议
① 依旧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包括教材上基本公式的推导等)
19年高考还会对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做全方位考查。因为"基础知识"为学科之本,它是接触一个学科、运用一个学科的"必备武器"。因此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回归课本,把基本概念搞懂、搞透,课本上要求的一些公式要做到熟练推导。
② 学会运用物理知识或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019年北京高考还会着重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所以要求学生平时能够多留意观察生活,并且要逐渐培养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宏观和微观的联系以及构建微观模型的能力上依然是命题热点。
③ 认真研究北京卷考纲,做到准确把握高考方向
从本次海淀区二模考试的内容可以看出,2019年北京市高考依然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检验学生的实验探究以及搜集信息等能力。所以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搞偏难怪,准确把握高考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声明:本文来源于精华学校,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aokao)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