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北京新高考“六选三”,原来他们最喜欢这科

2017-11-30 09:09|编辑: 张老师|阅读: 337

摘要

北京市2017年秋季正式启动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即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以及学生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的3个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成绩组合而成。那考生最喜欢哪科呢?

北京市2017年秋季正式启动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即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以及学生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的3个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成绩组合而成。相应地,高中课程设置依据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由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类课程构成。为准确预测学生因选考、选科、选课所带来的学校课程安排、资源配置等的变化情况,研究者开展模拟选课预测调研。调研采用自编问卷,围绕学生课程学习兴趣、选科及专业报考初步意向、新高考背景下课程及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建议等内容,采用分层抽样和班级整群取样的方法,抽取9所学校,共发放问卷3300份,回收3183份,回收率96.5%,有效问卷3083份,有效率96.9%。通过数据分析学生学习需求、选科组合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课程方案完善和学校课程安排、资源配置准备等提供参考。

一、调查结果

(一)学生相关科目的学习兴趣不同,且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除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外,选考的六科中,学生最喜欢的单科是政治,然后依次为历史、物理和地理、化学、生物;但按喜欢程度分别选择三个科目,其总排序依次是化学、历史、地理、物理、生物、政治(见图1)。学生喜欢的三科组合是“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历史-地理”;其次是跨文理组合,即“两理一文”和“两文一理”。男女生在最喜欢的科目及科目组合上存在显著差异:首先表现在对政治、物理科目的选择上,女生首选政治的比例为36%、男生为22%;男生首选物理的比例为24%,女生仅为12%(见图2);男生喜欢“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组合的比例为12%,女生为15%;而男生喜欢“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组合的比例为20%,女生则为10%(见图3)。

(二)学生兴趣与实际选择的差异主要在单个科目上,且性别差异同样显著

根据学生实际选择结果可知,“六选三”选考科目中学生实际首选的单个科目依次是: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政治、生物;实际选择的三个科目的总排序是化学、物理、地理、生物、历史、政治(见图4)。在“六选三”科目组合的选择上,文理分科的组合依旧占据首位,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按文理分科思路来选择科目;其次是“两理一文”和“两文一理”的科目组合。

与前述学生感兴趣的科目和科目组合相比,在单科选择上,“历史”成为学生既感兴趣又实际选择最多的科目,“物理”是学生喜欢程度一般但实际选择最多的科目,“政治”虽是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但实际选择人数较少(见图5);“化学”在喜欢程度总排序和实际选择总排序中位列首位(见图6);在三科组合上,兴趣科目与实际选择相对比较一致(见图7)。学生选科一般首先考虑的是“兴趣爱好”,但实际选择的科目与兴趣科目存在一定差异。男女生在实际选择的单个科目和三科组合上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在与“物理”相关的科目组合上。实际首选的单科,男生首选物理,其次是历史、化学;女生首选历史,其次是化学(见图8)。男生三科组合的前五位分别是:物理-化学-生物(25.5%)、政治-历史-地理(11.1%)、地理-物理-化学(9.6%)、历史-物理-化学(8.0%)、地理-物理-生物(5.5%);女生三科组合的前五位分别是:政治-历史-地理(18.8%)、物理-化学-生物(14.6%)、地理-化学-生物(7.5%)、地理-物理-化学(6.2%)、历史-化学-生物(5.7%)(见图9)。

(三)80%以上学生“六选三”选科集中在10~12种组合上

调查显示,“六选三”选科组合中,80%以上学生的选择集中在10~12种组合上,且不同规模学校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差异(见表1)。对于学生选考科目的确定时间,10.2%的学生认为上高中前就能确定,11.7%的认为是在高一上结束时,33.9%的认为是在高一下结束时,37.9%的认为是在高二上结束时,即93.7%的学生最迟在高二上结束时都能确定高考选考科目,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71.8%)在高一末和高二上能确定选考科目。

(四)学校优势学科对学生专业意向有一定影响

调查显示,在普通高等院校所设专业大类中,学生选择专业的意向前三位是经济学、理学和医学。学校优势学科对学生专业意向有一定影响。如,有学校理科优势明显,学生专业意向以理科和工科居多;有学校重视艺术学科,学生选择艺术专业相对集中。对于报考专业的影响因素,学生会综合考虑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将现状和未来有机结合起来。如,选择经济学多数是出于“发展前景好”“社会地位高”“就业形势好”等因素。学生第一专业意向的选择多是出于个人因素,第二、第三专业意向的选择则更多考虑发展前景、社会地位、就业形势等,但普遍与学习兴趣存在一定差距。

(五)半数学生能接受高一并行开设8门左右的科目,选修Ⅱ课程的开设亟待加强

就语文、数学、英语三个高考科目和六个选考科目在高一年级的开设来看,32.0%的学生能接受同时开设9门课程,11.5%的认为8门课程比较适宜,10.9%的认为7门课程比较适宜,17.8%的认为6门课程比较适宜。可见,43.5%的学生能接受8~9门课程,54.4%的学生能接受7~9门课程。并开科目的数量在学校类别、学生性别、所在年级、学生成绩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除必修课程和选考科目的选修Ⅰ模块外,学生对选修Ⅱ课程(含校本课程)的学习预期为:49.5%的学生会选择1~2门,32.5%的学生选择3~4门,10%左右的学生选择5门及以上,也还有6.9%的学生表示不选择,也即高中三年80%以上学生可能选择的选修Ⅱ课程总量为1~4门,与新高中课程方案选修Ⅱ课程14学分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六)65%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实施“分层走班”,农村学生积极性更高

新高考改革赋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要求将得以彰显,分层走班也将成为学生高中生活的新常态。对于必修模块的分层走班,65.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于选修Ⅰ模块的分层走班,67.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于分层走班的必要性,不同学校、性别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认识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75.0%左右的农村学生认为有必要,比例超过城区学生;女生认为有必要的比例高于男生;成绩优秀和较好的学生也更倾向于分层走班。对于分层走班的班额,被调查学生认为适宜的班额主要是10~20人(26.3%)、21~30人(50.5%),不同学校可根据实际有所调整。

(七)70%以上的学生希望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有两次机会,且时间需适宜分布

39.9%的学生希望学业水平的合格性考试有两次机会,27.6%的希望有三次考试机会,也即70.0%左右的学生希望有两次考试机会。更多的农村学生(75.6%)希望有两次以上的考试机会,高于示范校(65.5%)和城区普通校(60.3%);女生希望两次考试机会的比例(73.3%)高于男生(62.3%);成绩较好学生的比例(72.7%)高于成绩优秀(60.5%)、中等(69.7%)和不理想(64.4%)的学生。对于高一就完成高考相关的9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35.4%的学生认为压力非常大,41.5%的认为压力比较大,即76.9%的学生认为比较有压力。学生希望两次合格考的具体时间,第一次集中在高一下,第二次集中在高二上和高二下;不同科目的考试时间有所差异(见表3)。

二、讨论与分析

学生模拟选课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学习需求,同时也为学校课程建设、资源配置和区域课改政策研制提供参考。为实现新高考改革推进的选择性教育,区域课改推进和学校课程建设需进一步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学生兴趣爱好、课程选择、专业报考、生涯发展的相互关系

新高考改革中的选课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但需要统筹考虑学生兴趣爱好、课程选择、专业报考和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学生选择主要还是在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发展潜能与高考得分之间取舍,个人兴趣虽是主要影响因素,但在部分科目及科目组合选择上更多还是成绩取向和对兴趣的放弃,学业—专业—职业—生涯之间还没有建立内在关联。学校需要加大对学生学习发展和生涯规划的指导,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成绩优势和发展潜能。特别是针对男女生科目选择的差异,要引导学生认识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未来发展的两大支柱不可偏废,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展现个性。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家庭、社会、学校办学基础等方面的影响,正确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在学会选择中学会自我负责。

(二)课程及考试安排与学生学习水平及学习进程两者之间的适宜性

调查涉及学生在高一年级并开高考相关科目的数量、高一下结束完成相应9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学生选考科目的确定时间以及对分层走班的需求等,虽然部分学校要求高一并开语文、数学、英语和6个选考科目的必修课程,并随学随考在高一下完成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随之在高二上进入选考科目的选修Ⅰ课程学习,但调查显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学生高一年级同时学习9门考试科目压力较大。学校的课程安排和考试组织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特别是学校之间、学生之间学习水平的差异,同时也需要考虑不同学科的学习规律。如,大部分学生希望历史、地理、政治在高一下完成合格性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在高二下完成,考试安排可允许学生在高一下学期末后根据学习进程自主选择合格性考试科目。在选修Ⅱ(含校本课程)的学习预期上,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任选课程总量为1~4门,如按每个选修模块(校本课程)2学分计,学生选择的选修Ⅱ课程学分难以达到高中课程方案(修订)规定的14个学分要求,学校需进一步引导学生选择和学习选修Ⅱ课程。

(三)学生选择的不确定性与学校资源配置的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学生选课结果是学校教师、教室设施等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学生选择的不确定性与学校资源配置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是学校在准备过程中将面临的突出问题。调查显示“六选三”三科组合中,不同规模学校均出现20种科目组合,但80%左右的学生选择集中在10~12种组合上,浙江省和上海市的实践经验也显示学生的科目组合相对集中。此次参加模拟选课学生虽不参加2017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但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和考试与2017年秋季入学新生状况基本一致,且是连续的三届学生,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为学校整体课程设计、资源配置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提供基本的依据和参考。学校可在目前高一、高二学生模拟选课调查的基础上,对2017级学生从入学后进行追踪调研,依据多次调研数据显示的相对集中的信息,科学合理地配置教育教学资源。

(四)学校优势学科及教学水平与学生课程选择和专业报考的关系

调查显示,在部分科目及科目组合上不同学校学生差异较大。如,政治虽然是此次调查的9所学校中学生首选最喜欢的科目,但个别学校差异很大,这可能与学校的引导和教师教学水平密切相关。在报考大学专业的选择意向上,学校优势学科对学生专业意向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该结果是否释放这样一个信号:依靠优势学科或特色学科,在日常教育教学浸润中引导学生认识学科价值,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兴趣,并依据兴趣选择课程学习,通过优势学科或特色学科将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内在地联系起来,进而彰显学校育人特色,是否是未来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的可行路径?

(五)实现改革预期、回应学生学习需求与改革成本之间的关系

新高考改革通过“选考”赋予学生课程选择权,选课—教学—管理—考试形成系列改革链条,以此撬动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由于改革路径依赖成本衡量,部分学校认为学生不确定的选择将带来资源的结构性不足,出于维持教育教学相对稳定,减少资源投入和组织管理成本等考虑,引导学生选择学校固定课程组合、尽量不走班或少走班、减少考试组织次数或统一安排考试时间等做法,与改革预期和学生需求不完全一致。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选课走班有必要,近70%的学生希望有两次合格性考试的机会,特别是不同性别、学习成绩和学校类型的学生存在差异。学校应充分利用改革赋予的自主权,积极创造条件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践创新中逐步实现改革预期。

三、思考与建议

根据学生的选课需求和高考改革推进中的重点问题,为顺利过渡到全新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以下工作。

(一)区域完善基于新高考的课程方案和考试方案

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准备工作的当务之急,是研制课程设置方案和考试评价方案。课程设置方案中,学生高一年级并开科目数量、高中三年选修Ⅱ课程的大致范围、学生选考科目基本确定的时间、必修课程开设的时间长度和课时、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分层走班、选课走班适宜的班额等,都应根据学生需求和实际水平进行回应。考试评价方案中,合格性考试的次数和具体时间、同一时间安排的考试科目等,可依据改革要求、学生需求考虑与现行方案的有机衔接。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工作推进及研究力度,及时出台与新高考配套的政策和文件,为学校和教师提供行动框架,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和家长了解改革要求和进展,共同为改革的衔接、过渡和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二)学校积极做好课程供给和条件保障等准备工作

新高考改革对学校课程整体建设、教师资源储备、设施设备完善等提出挑战。依据学生选课特点及结果,学校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课程整体建设。在现行课程方案基础上,完善既保证共同基础、又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选择的课程结构和实施策略;加大各学科课程以及课程群的顶层设计,完成学科教学知识体系的梳理和调整,形成分层分类、适于选择的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制度,尊重学生选择、助力学生实现选择;分析学校师资队伍的优势、特点和不足,根据学生选课意向适当储备教师资源并动态配置、共享教师资源,逐步形成学校的优势学科和教师队伍特色;分析教室和设施设备等保障学生选课、根据学生选课需求开课的能力,尽可能满足改革需求并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为学生提供全时空的、专业的学习和发展指导

新高考改革的基本指向是实现有选择的教育,如何引导学生理性分析自我与社会,学会选择、主动选择并促进选择的实现,为学生提供全时空的、专业的学习与发展指导势在必行。学校要将生涯规划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适宜性和基本的教学时间和人员配置,通过课程学习、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管理和规划能力。同时完善包含导师、学长、辅导员、任课教师等多重角色,以及学生指导中心、学生社团、学生选课指导手册等机构、服务和相关制度构成的学生发展指导系统,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随时获取自我认识、选课、选考、专业选择、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帮助,更好地解决各种选择难题、选择困难、选择偏差等问题,合理规划和安排高中三年的学习与生活,在选择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会选择。

(四)多方协同做好新高考改革推进的社会理解工作

新高考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涉及教育系统内外多方面工作且需协调的系统工程。调查显示学生课程选择和学习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特别是高校专业招生要求、专业社会认可度和发展前景、学生家庭期望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的类型和规模以及资源保障、学生同伴群体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风格等,都直接影响学生课程选择、学习投入程度、学校课程建设、区域推进改革着力点和路径选择等的不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教育科研部门、学校、社会媒体等,应围绕各自的工作重点,从政策制定、课程整体安排、考试评价引导、招生录取协调、教师培训提升、学生及家长宣传引导等角度加大协调工作的力度,不断提升参与人员的认识水平和执行力,回应家长的关注焦点和优化社会舆论环境,进一步增进社会理解,为新高考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认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声明: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高考升学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bj-gaokao)综合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北京新高考选科最受欢迎学科

物理“新高考”遇冷 选科该如何进行2017-09-11

北京“新高考”必看!上海教育考试院官方数据曝光2017-11-14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