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将实现学分互认!

2017-02-20 09:43|编辑: 谢老师|阅读: 422

摘要

根据计划,京津冀三地将推进组建京津冀高校联盟,促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科共建和师生交流。建立三省市高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库,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高校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同时,三省市高校、科研院所试点联合培养研究生,实现资源共享。

2月17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啦,未来三地在中小学、职教和高教等领域都有哪些合作?“一十百千万”工程是怎么回事儿?我们为您一一解读。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十三五”专项工作计划17日发布。根据计划,京津冀三地将推进组建京津冀高校联盟,促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科共建和师生交流。建立三省市高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库,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高校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同时,三省市高校、科研院所试点联合培养研究生,实现资源共享。

三省市将共同探索完善高校搬迁、建立分校、合作办学等机制,加强疏解承接地教育合作。研究提出疏解学校新校区建设及运行资金、建设用地、教师工作生活、学生学籍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机制。三地将合理规划区域教育发展,高品质配置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资源,支持北京市教育资源在河北廊坊北三县创新机制建设优质学校,重点推进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三地基础教育协同发展。

以下请看详细内容:

优质教育资源三地共享

在基础教育领域,三地将充分发挥京津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优化区域内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努力缩小区域、城乡间教育发展差距。北京一批优质的中小学在津冀开办分校或与两地中小学联合办学。

北京市西城区与河北省保定市,北京市海淀区与河北省张家口市政府间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北辰区与河北省廊坊市政府间联合成立了三区市教育联盟,采取学校联盟、结对帮扶、开办分校等方式开展跨区域合作,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天津市武清区引进北大公学项目,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天津市东丽区先后与北京北大方正教育集团、北大附中签订合作协议,引进优质学前教育机构,建立北大附中东丽湖学校。北京市景山学校、北京五中、八一学校、北京八中、史家胡同小学等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廊坊市香河、大厂、永清、固安、保定等县市建分校,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等3所学校已经在2016年9月实现招生。通州教委副主任王秀东介绍,目前通州3所中学、4所小学已经与津冀地区的中小学形成共同体联盟,这一范围今后还将继续扩大。

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说,三地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数字课堂,师资培训,学生交流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度合作。实施了“河北省千名中小学骨干校长教师赴京挂职学习”项目,河北省每年输送200人到北京市中小学校跟岗学习培训,连续开展五年;河北省阜平县纳入北京市“老校长下乡活动”覆盖范围;首都师范大学为平山、阜平两县培训骨干教师,派出学生置换一线教师到首都师范大学进行研修;河北省邯郸市10余名中小学校长到南开中学、天津一中等五所学校跟岗学习,大大提升了河北省教师教学管理水平。

北京“数字学校”云课堂向天津和河北开放,京津冀三地中小学生可以共享北京基础教育优质数字资源。河北省唐山市率先接入北京数字学校平台系统,使全市1470所中小学,1.2万名教师及教研人员,近80万名中小学生受益。

建立跨区域职业教育集团

除中小学合作办学外,京津冀三地还在职教领域建立跨区域职教集团,进行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

河北省6所交通类职业学校加入北京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和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联盟也相继成立。去年,京津冀“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成员包括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河北省阜平县职教中心等多家京津冀地区学校和企业。由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京津冀模具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包括京津冀三地模具协会、三地院校及训练(培训)中心24所(个)、三地企业及科研院所38个。三地还联合成立了北京城市建设与管理职业教育集团,吸纳了100余家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加盟。

北京市朝阳区分别与河北省唐山市、承德市签署了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分别与唐山市第一职业中专、曹妃甸区职教中心、迁安职教中心开展合作。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北京市共有18所中职校与河北省、天津市的57所职业院校开展了合作,2016年北京市与河北省超过10对职业学校达成了合作意向,合作专业涉及楼宇智能、客户信息服务、旅游服务与管理等17个专业,合作内容包括技能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教研合作等。

三地联合推动师资培养,共享实习实训基地。截至目前,有22名邯郸市中职校校长在北京市相关职业院校担任“影子校长”;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张家口、邯郸等地组织职业院校干部教师赴天津市学习培训。2016年北京市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共享型实训基地面向津冀地区职业院校免费开放。

三地高校创新发展联盟建成

截至目前,京津冀三地高校先后组建了9个创新发展联盟:

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组建的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

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组建的京津冀建筑类高校协同创新联盟;

北京工业大学、天津美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等11所高校组建的京津冀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高校联盟;

北京农学院、天津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9所高校组建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

北京电影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34所高校组建的京津冀高校新媒体联盟;

天津科技大学与北京工商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组建的京津冀轻工类高校协同创新联盟;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和河北医科大学组建的京津冀医科大学发展联盟;

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组建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职业协同发展联盟;

天津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组建的信用教育联盟。

京津冀高校创新发展联盟的建成,为相关高校在师资共享、教育教学、联合培养、智库建设、产学研合作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层次交流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北京大学牵头,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组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要开展区域发展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探索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清华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联合组建了“京津冀高端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以及京津冀大型中药制药企业成立了中药共建共享药材基地、中药注射剂产业合作组织、现代中药产业研究院。

三地间实施了京津冀高校校长、管理干部、教师异地挂职交流计划。河北省与北京市互派8名教师到对方高校挂职,河北省派出12名优秀中层干部到天津市属高校挂职。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先后派遣100余名教师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进行访学。

相关链接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十大项目

1、教育领域非首都功能疏解合作项目。三省市共同探索完善高校搬迁、建立分校、合作办学等机制,研究提出疏解学校新校区建设及运行资金、建设用地、教师工作生活、学生学籍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机制。

2、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津冀毗邻地区教育统筹发展项目。支持北京市教育资源在河北廊坊北三县创新机制建设优质学校。重点推进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三地基础教育协同发展。

3、京津冀基础教育合作项目。鼓励采取教育集团、学校联盟、结对帮扶、委托管理、开办分校等方式。完善基础教育数字化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4、京津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项目。推动三地师范类院校在河北省联合建立教师培养培训重点基地。联合在河北省开展“教师校长百千万工程”。三省市互派校长、教师、管理干部等挂职交流。

5、京津冀教育对口帮扶项目。北京、天津发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比较优势,主动输出优质资源,在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技术技能人才对口支持培养。

6、京津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合作组建一批京津冀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一批职业院校培养和实训基地。开展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探索建立三省市职业教育学习成果互通互认机制。

7、职业教育统筹协作平台建设项目。吸收并扩大三省市政府部门、学校、行业、企业参加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产教融合、师生交流、就业创业等。

8、京津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作项目。定期举办工作研讨会,共享三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教育资源。

9、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共享项目。促进京津冀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科共建和师生交流。建立三省市高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库。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高校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三省市高校、科研院所试点联合培养研究生。

10、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科学研究项目。发挥专门研究机构作用,深入研究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政策、机制,形成一批理论成果。

对口帮扶“一十百千万”工程

“一”:

即建设一所高职院校。由天津市出资,支援承德市建设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由天津中德提供职业教育品牌、教育教学指导和专业建设标准,协助学校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十”:

即建立21个教师培训基地。推动三地师范类院校在受帮扶地区的21个县,每县建立一个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培养张、承、保地区贫困县教师。充分发挥教育部在天津设立的“国家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作用,对受帮扶地区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开展系统化培训。

“百”:

即建百余对合作学校。通过“手拉手”、建联盟校等形式组成100余对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学校,开展互访互学等校际合作交流活动,提升受帮扶地区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千”:

即实施千人交流合作项目。每年互派中小学校长、幼儿园长、骨干教师、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250人,四年1000人,进行工作交流和在岗培训。根据受帮扶地区学校实际需求,由京津相关区县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受帮扶地区学校开展支教送教。

“万”:

即免费提供万节优质课资源。加快基础教育学校图书资源、电子信息资源等共享,为受帮扶地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向21个贫困县免费提供不少于10000节优质课资源。

声明:本文来源于北京考试报,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ID:bj-gaokao)整合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17北京高考京津冀教育一体化

2017高考生物高频考点、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2017-05-18

最后21天,10条实用经验助力北京高考!2017-05-18

高考前,北京家长都需要知道的15件事2017-05-18

高校招生章程有啥作用?2017北京高考家长必看2017-05-18

2015高考北京卷试题&答案汇总2017-05-18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