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高二历史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重点知识

2013-03-07 13:20|编辑: 郝鹏|阅读: 732

摘要

下面是高三历史之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

第四单元 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

  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 十月革命的胜利

  (1)二月革命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工人和士兵在起义中组织了自己的权力机关——工兵代表苏维埃。

  (2)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列宁回国,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指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1917年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3)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 在列宁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

  1917年月11日7日(俄历10月25日),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

  (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在攻打冬宫的战斗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批准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的组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大会选举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苏维埃意即“代表会议”,该政治体制不同于欧美等国,它实行立法与行政权力的统一,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选举政府即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

  (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鼓舞了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寻求解放的斗争;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3.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妄图把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国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余粮收集制在实施中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走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还包括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口粮,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新经济政策 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亟须恢复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但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还出现了叛乱,苏维埃政权的形势仍然十分危急。

  (3)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新经济政策的要点包括: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到1925年,苏俄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上都达到了战前的水平。

  (4)苏联的建立 1922年,苏俄与马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四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同组成苏维埃社会主文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5.“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1)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

  根据联共(布)党中央在短时间内实现集体化的决议,1929年底,苏联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这种模式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突出成就,但其弊病和问题也越来越暴露出来。

  (2)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二战前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15年,印度人民进行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由独立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提出的行动纲领十分简单而明确,他号召印度人民在各个方面抵制英国:。为了抵抗英国的经济侵略,甘地号召所有印度人拒绝使用洋布,而改穿土布衣服。

  1924年,甘地的巨大声望使他成为印度国民大会党的领袖,他的思想也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然都遭到镇压,但仍给英国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在印度人民日益高涨的反英浪潮的打击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政府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2. 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

  穆斯塔法•凯末尔(1881-1938)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人。他不但领导土耳其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而战斗,建立起新的国家;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土耳其从封建神权国家神奇般地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土耳其民族独立后,凯末尔认为,要使土耳其真正富强起来,就必须向西方学习,进行彻底的改革。共和国成立后,他主持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

  第一, 废除土耳其的苏丹•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

  土耳其由一个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制定了土耳其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随后,以西方法律为蓝本的民法、刑法和商法相继诞生。实现宗教与司法的分离。

  第三,致力于发展经济,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并将荒废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在农村成立农业银行和信贷合作社。经济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效果,1927年至1939年期间,土耳其的工业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三位。

  第四,在全国建立起各级各类学校,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土耳其的文化教育事业同样有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教育与宗教分离。

  第五,在社会生活方面,废除了种种陈规陋习。整个社会向世俗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贫富差距加大,两极分化严重.

  第二,股票投机过度。

  第三,生产相对过剩

  (2)经济危机的爆发 1929年10月24日引发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那天,证券交易所挤满了水泄不通的人群,一股不可抑制的抛售风暴席卷了整个股市,股票狂跌,交易所内一片乌烟瘴气。

  (3)经济危机的特点

  时间长 破坏性强 范围广

  ( 4)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 这场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和国际关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第一,经济危机带来社会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第二,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2. 罗斯福新政

  (1)新政的主要措施 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为此政府和国会颁布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

  第一,整顿财政金融。主要是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第二,调整工业生产。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法案中规定了公平竞争的法则,要求各工业、各行业制定法规,内容包括限制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等内容,对凡执行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等标准的企业可使用“蓝鹰”标志,以资鼓励。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第三,调节农业生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

  第四,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提供社会保障,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2)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一,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的中下层民众也从新政中获得了一定的好处。

  第二,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后来,新政式的调整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余地和活力。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二次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它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

  第三,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知识点高二历史

高二期末:名师指点考前如何复习化学难点2014-09-05

提高高二化学学习效率的口诀记忆法2014-09-05

有机化学复习中的30个常见误区总结剖析2014-09-05

第五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记忆口诀2014-09-05

高考历史复习:需重视的10个隐形知识点2014-11-24

没有更多了

  • 2024北京高三一模

  • 2024选考科目要求

  • 专业录取分数线

  • 2024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海淀一模试题

  • 西城一模试题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福利领取

    福利领取

  • 强基综评

    强基综评

  • 高考指南

    高考指南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 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

  • 选科指南

    选科指南

  • 升学招生

    升学招生

  • 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京考一点通

bjgkzx 复制